所以面對崇禎皇帝的冷言冷語,他沒有什么好恐懼的,說起話來,也是相當的剛硬。
“那就說說看吧,你們內閣,可是有了繼承楊閣老遺志的合適人選”
崇禎皇帝并不糊涂,他當然也知道楊嗣昌一死,若是長時間無人接替他統率剿賊的大軍,那么之前動用了無數糧餉兵力的四正六隅十面網的剿賊策略,就將徹底失敗。
所以,這幾天他雖然哀傷悲痛,但是并沒有完全不理朝政,要不然的話,他怎么會知道有那么多人在上書攻擊已死的楊嗣昌呢
而且他之所以對此深感憤怒,也是因為那些攻擊楊嗣昌的科道言官與朝中大臣,實際上有很多人是在含沙射影指桑罵槐地罵他本人。
在崇禎皇帝看來,其他人否定楊嗣昌的剿賊方略,那就是在打自己的臉面。
因為楊嗣昌的背后,沒有別人,就是崇禎皇帝自己。
于是賭氣之下,干脆對所有的奏折彈章一概留中不發,置之不理。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自己的心里面不著急,更不意味著他就要破罐子破摔,從此沉湎酒色,啥事不管了。
只是,在楊嗣昌死了以后,崇禎皇帝自己也確實不知道該派誰去接手這個爛攤子了。
洪承疇被他安排到了關外,而且剛剛打了一場勝仗,剛剛站穩腳跟。
孫傳庭被他關在了大獄之中,而且還在跟他賭氣,出言無狀,死不悔改,不肯低頭認錯。
除此之外,還能派誰呢
哪一個既有能力才干,同時又能聽自己的話蕭規曹隨,不改弦更張呢
這幾天,崇禎皇帝在痛悼楊嗣昌之死的同時,其實也在考慮這些問題,只是他找不到這樣的人選。
“啟奏陛下,臣以為三邊總督丁啟睿,堪為楊督師繼任人選。先前丁啟睿之任兵部左侍郎,乃是楊督師鼎力舉薦,其后又出任陜西三邊總督,同樣出于楊督師之舉薦。”
就在范復粹正在為難楊嗣昌繼任人選的時候,跪在他旁邊的武英殿大學士陳演,突然這樣叩首說道
“三邊總督丁啟睿之有今日,固然是陛下慧眼識人之結果,但是也多得楊督師之舉薦,由此可見楊督師生前與丁啟睿頗為相得。
“既如此,以之繼任,當能繼承楊督師四正六隅十面網未能完成之志業,不至于改弦更張前功盡棄。這是臣的一點淺見,請陛下斟酌。”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武英殿大學士陳演話音一落,同樣跪在殿中的大學士張四知、魏照乘以及兵部尚書陳新甲,立刻出聲附和了他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