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考慮到新占領的甑島列島以及種子島、屋久島等大隅列島需要有人駐守,同時也免得被薩摩藩出爾反爾在后方搗亂,對后路不太放心的樂麥阿,便決定派出普特曼斯號的船長,一個名叫丹克的甲必丹,帶幾艘大小船只,留守種子島。
當然,樂麥阿這么做,其實也是想把荷人艦隊已經取得的戰果,包括已經繳獲的各種物資,真正落袋為安。
對此,楊振完全理解。
畢竟,就是楊振自己,也不可能帶著從薩摩藩這里獲得的戰果和繳獲的物資,長途跋涉前往江戶方向去。
這次收獲的東西,雖然沒有楊振想象的多,可是全部裝載到現有的戰船上,也是個累贅和負擔。
只有將它們真正送回福江島乃至瀛洲島去,才算是真正放心。
包括荷人看不上的那些被堵在鹿兒島灣深處的大批倭船,楊振也一度犯過愁。
帶著吧,它們有點太多了,同時個頭又小,于海戰用處不大。
可是留下吧,它們難免又要繼續被薩摩藩所利用。
誰知道這些個體量不大的倭人關船、小早船,將來會不會成為倭人反擊自己的利器呢
除此之外,就剩下一把火把它們全燒了。
可是這樣做,楊振又覺得有點可惜,畢竟是三四百條船只,雖然個頭不大,可是數量不小啊。
一貫精打細算節儉度日的楊振,自然舍不得棄之不用,也舍不得一把火燒掉。
好在九月初四一大早,楊振就已經叫嚴省三派人派船返回福江島傳令去了。
就此而言,楊振可比樂麥阿有優勢多了,因為不管是福江島,還是瀛洲島,都比大員島可近便多了。
到了九月初六日的傍晚時分,夕陽已西下的時候,沉永忠帶著從福江島出發的船隊浩浩蕩蕩地抵達了鹿兒島灣。
來之前,沉永忠就已經從嚴省三派去的一個傳令把總那里知道了楊振船隊兵馬在鹿兒島灣的情況。
所以他帶來的船只雖然不算多,可是跟船前來的瀛洲島水手,卻很是不少。
楊振曾經一度考慮過要一把火燒掉的眾多薩摩藩關船、小早船,在有了水手以后,就馬上不同了。
這些船只,對于海上作戰來說,一時派不上用場,但是它們卻完全可以充當金海鎮的近海運輸船。
就這樣,崇禎十四年九月初七日上午辰時,順著鹿兒島灣退潮的水勢,由荷人艦隊指揮官樂麥阿和楊振共同指揮的聯合艦隊,浩浩蕩蕩地駛出了鹿兒島灣。
一出海灣,一隊往東,一隊往西。
往東的,正是前往大隅海峽轉頭北上的聯合艦隊。
往西的,則是規模看起來更加龐大的滿載而歸的沉永忠船隊。
當然,往東的聯合艦隊在行經大隅海峽的時候,也有一艘名叫普特曼斯號的巨型夾板船,脫離了船隊的行列,帶了其他幾條滿載的船舶向南,拐向種子島停泊駐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