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聽了何廷斌的翻譯,楊振仍然將信將疑。
“呵呵,昨日在伊豆大島,本都督曾親自說降爾等,然而爾等無一肯屈膝為我所用,以至于本都督下令連殺三人。我問你,為何當時不肯合作,而現在卻有問必答了呢”
“因為當時,在下認為上樣船少,不可能取勝,況且當時上樣也沒有問到在下。”
“沒有問到你”
聽了何廷斌翻譯過來的六角源次郎的回答,楊振一時有點怔住了。
但是他想了想,貌似當時好幾個俘虜被帶到跟前,而自己連問數人,皆不肯開口,隨即下令殺掉了前面的三人。
至于剩下的幾個,楊振叫人又審問了兩個,結果也是一副寧死不屈,不肯合作的模樣,于是干脆放棄了審問。
此時想想,這個六角源次郎,還真的是當時那些個俘虜里面個子最小,然后貓在后面最不顯眼的一個。
“那我問你,你的那些同僚皆寧死不屈,寧肯當場被斬首,也不肯投降于我,不肯效忠于我,為何你,不像他們那樣呢”
對于六角源次郎的主動投靠效忠,楊振雖然心里面高興,可是他也不敢輕易相信。
畢竟是對方是倭人,楊振對倭人有一種天然的不信任感。
“敢問上樣,如果在下如他人,不肯效忠上樣,上樣會將在下放歸嗎”
“放歸呵呵,怎么可能呢,如果你不肯效忠于我,我只會如同處置其他倭人一樣,將你斬首,拋尸海中喂魚”
面對這個個頭矮小卻面目深沉的倭人足輕頭,楊振毫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
“在下決意效忠上樣,正是為了避免被上樣斬首處死的命運”
“哦”
六角源次郎的回答,再一次令楊振瞠目。
“可是,我聽說,你們身為武士者,都尊奉什么武士道,也就是幕府給你們頒布的武家諸法度,聽說武士視榮譽如生命,敗軍之將,有死而已,為何你與他人不同”
楊振這話,就有點殺人誅心的味道了。
但是不管是不是誅心之語,楊振現在最想弄清楚的是,這個六角源次郎投降效忠自己的行為,到底有多少誠意。
如果搞不清楚此人為何要突然選擇投降效忠自己,楊振無論如何也不能放心。
畢竟楊振可是聽說過倭人所謂的武士道的。
“如果在下是一般的武士,那么在下落敗被俘,自會毫不留念的去死,毫不顧忌的去死,毫不猶豫的去死。”
楊振誅心之語,果然還是起了作用,就見六角源次郎聽了何廷斌的轉譯之后,抬起頭,愣了片刻,隨即如此說道。
“但是,在下乃是近江國佐佐木嫡脈六角氏的遺族,肩負重振家聲的重擔,在松平伊豆守樣座下只算是客卿,豈能輕易言死,如同一般武士那樣”
“什么近江國佐佐木嫡脈”
雖然楊振也算是兩世為人了,但是他在后世的時候對倭人倭史沒什么興趣,對菜雞互啄好似村長打架的所謂倭人戰國時代也沒有太多的了解。
也因此,他聽了何廷斌翻譯的六角源次郎的話,也搞不清楚六角源次郎的意思,只能轉而詢問何廷斌。
而何廷斌聽了楊振的詢問,很快就跟用倭語跟那個自稱近江國佐佐木嫡脈出身的六角源次郎一問一答聊了起來。
過了一陣子,何廷斌才表情凝重地躬身對楊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