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瑪士聽了楊振說的話,撓了撓頭,似乎搞不清楚蹦跶是什么意思。
不過他也聽明白了一點,那就是楊振并不著急,而且對拿下眼前有人守衛的皇宮胸有成竹。
就在兩人對話的時候,朱雀門上有人高聲哇哩哇啦地喊了什么話。
所以楊振自顧自說完答對湯瑪士的話,沒再理會他,然后就轉向了跟在一邊的何廷斌。
“都督,那人說,他是后水尾院太上天皇的侍從官少納言,名叫巖倉有能,他想面見都督。”
“面見我怎么個面見之法你告訴他,他要想見我,就打開朱雀門出來叫他放心,我不會趁機發動進攻。”
楊振本來就想先勸降一下,穩一穩眼前這個皇宮內的人心。
既然對方有人主動提出面見,那正好借此機會勸降,也借機了解一下大內里的情況。
楊振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何廷斌之后,何廷斌立刻邁步上前了一頓距離,把楊振的意思大聲喊了出去。
而對面朱雀門上方才出聲請求見面的人,沉默了一會兒,忽然間人群一陣松動,又過了一陣,朱雀門吱吱呀呀地開了一道縫,從中閃出一個頭戴垂纓冠身著黑色雜花袍的年輕人來。
那年輕人腰里別著一大一小兩把刀,但是兩只手卻沒有按在刀把上,而是一起舉著一桿白色小旗。
楊振定睛一看,白色小旗上面卻是黑色的菊御紋。
這是倭人皇室的家紋。
當然,就在朱雀門打開一道縫的時候,湯瑪士突然靠近了楊振,低聲說道“楊都督何不趁此機會下令攻入”
楊振扭頭看了他一眼,還沒有回答,就聽見當面的朱雀門吱嘎一聲就要重重的關上了。
湯瑪士見狀,尷尬地聳了聳肩,退到了一旁。
就在這個時間里,那個自稱后水尾院太上天皇侍從少納言的年輕人已經舉著旗子,來到了楊振等人跟前不遠處。
然而讓楊振詫異的是,這個自稱巖倉有能的京都公卿少納言,竟然向著身材高大的洋鬼子湯瑪士佩德爾來個九十度的鞠躬。
看來在倭人的眼里,他們想當然地就認為,能夠率軍打到他們京都城朱雀門前的領軍之人,一定是洋夷。
不過楊振見狀,又見湯瑪士佩德爾也是一臉懵比的樣子,楊振干脆將錯就錯,使勁沖他點頭撇嘴,示意他出面應對。
此時原本想要出聲介紹己方真正主事人為誰的何廷斌,看見楊振如此,當即停下了腳步,閉上了嘴。
而這時,那個幾乎鞠躬到地的倭人后水尾院少納言巖倉有能,也直起了身,對著湯瑪士佩德爾哇哩哇啦地說了一通話。
湯瑪士當然也聽不懂,只能扭頭去看何廷斌。
這時就聽何廷斌用中國話翻譯道“巖倉有能說倭人皇家與荷人,與大明,并無往來瓜葛,更無冤,也無仇,他問我們,因為何故前來京都城他們要怎么做,我們才會同意退兵。”
說完了這些,何廷斌才又用荷蘭語翻譯了一遍。
何廷斌這個唐通事的表現,顯然立刻引起了巖倉有能的注目。
而接下來更令巖倉有能驚愕的是,站在他眼前的那個金發綠眼白皮洋夷得不能再洋夷的湯瑪士佩德爾,居然嬉皮笑臉地用中國話回答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