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沒有來過,現在就不能來嗎哈哈,我們來這里,當然是為了和平,只要你們無條件投降,我們得到了想要的,我們就會退兵楊都督,我說的,沒有錯吧”
湯瑪士佩德爾的話,前半句是居高臨下對巖倉有能說的,其中的蠻不講理,自然把巖倉有能氣得夠嗆。
可是湯瑪士佩德爾最后的話,卻是轉向了楊振說的,更是直接把巖倉有能驚住了,一雙小眼睛瞪得溜圓,滿臉不可思議地看著楊振。
“楊都督難道你,你才是來犯京都之軍的主事之人”
巖倉有能這么一開口,登時把楊振以及楊振左右的許多人都給驚著了。
因為這小子一開口,說的竟然也是中國話。
巖倉有能看起來二十多歲,面白無須,細皮嫩肉的,像個宦官。
而楊振驚愕過后,一想到這個眼下是京都朱雀門前,而眼前這個年輕公卿一看就是出身京都官宦世家的人,很快就釋然了。
德川幕府早期,鎖國令下達之后,有很多當時旅居倭國的大明商人歸化成了倭人。
其中有投身藩主大名之家充當家臣藩士的,也有投靠倭人朝廷公卿世家充當辦事人的。
加上這個時候的倭人,不管是公文書寫,還是私人書信,又說買賣文書,幾乎通用漢字。
所以,不少倭人藩主大名或者京都公卿世家會有唐通事服務,而目光遠大的公卿世家,更是會教導子弟學習漢文。
如此一來,這個巖倉有能會說漢話,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完全贊同湯瑪士甲必丹的說法,我們既然來了此地,就要見到你們的天皇,而且不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我們也絕不會空手而回。”
面對巖倉有能的驚問,楊振先是表明了自己與荷人相同的立場,然后想了想,又向他補充說道
“呵呵,巖倉有能,我這么說,你聽懂我的意思嗎你們除了無條件投降,沒有別的選擇。事已至此,誰是我方主事之人,還重要嗎”
楊振雖然沒有坦誠自己是這一支明荷聯軍的主事之人,但是話里的意思再也明白不過了。
巖倉有能深深地看了楊振一眼,點了下頭,也不再糾結這個問題,而是直接開口問道
“不知你們耀武揚威來此,究竟想要從京都得到什么”
“你問我們想要得到什么很好,你不回避問題,就是一個好的開始。湯瑪士老弟,把你們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關和平的建議,跟這位少納言說一說吧”
“荷蘭東印度公司”
巖倉有能一聽這幾個字,頓時愣住了,滿臉都是掩飾不住的驚恐。
作為京都公卿世家子弟,巖倉有能當然聽說過荷人,而且也聽說過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威名。
只是以前不管是什么洋夷滋事,都有幕府頂在前面,全權處理,他們這些京都的公卿們只會躲在后面幸災樂禍,甚至在心里抱怨失去了參與的權力。
但是當洋夷真的來了,他們卻怕得要死。
就在他的驚恐之中,湯瑪士佩德爾毫不客氣地將對德川幕府提出的要求,原封不動地提了出來。
而且到最后,又補充說道“除了前面所說割地、賠款、開放通商的要求之外,這次我們不得已興師動眾前來京都,花費巨大,而海上陸上也遭受攻擊攔住,兵員戰船多有損傷,你們的天皇,同樣要賠付我們的損失不賠付,就沒有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