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德川家光就將議和的事情交給了老臣酒井忠勝、柳生宗矩以及同樣在場的松平尹豆守信綱領頭,而他自己則滿臉沮喪地起身離去了。
與此相應的是,那個一心求戰、想要洗刷自身恥辱的京都所司代板倉重宗無法忍受,在這樣的情況下講和,當日上午出了江戶內城本丸,就在本丸城門外剖腹自殺了。
不過板倉重宗的死,沒起任何作用,幕府將軍德川家光議和之心已經定了,而幕府大老重臣們,也沒有人再出頭進諫或者阻止議和。
在他們看來,太上天皇與今上天皇都在明荷聯軍的手里,而且今上天皇已經同意了明荷聯軍的和平條件,太上天皇也在上面用了后水尾院的印鑒。
只要他們談下來的和平條件,比今上天皇和太上天皇所答應的那些條款多少好上一些,內內外外也就能交代過去了。
而且只要明荷聯軍一撤軍,幕府現在答應的條款,今后要不要執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荷蘭東印度公司畢竟遠在南蠻之地,相距何止千里,來往一趟絕非易事。
而明人的戰船艦隊雖近,可是一旦沒有了荷人艦隊的巨艦大炮,幕府的這些大老重臣們,卻并未將明人放在眼里。
三天后,九月二十五日中午,龍溪宗潛領著德川家光的議和使者幕府大老酒井忠勝、老中松平信綱以及柳生宗矩的兒子柳生十兵衛一行人,在俞海潮帶船接應之下,來到了明荷聯軍艦隊主力的駐泊地猿島。
對于幕府議和使者的到來,不管是荷人艦隊指揮馬克西米連樂麥阿,還是楊振,都很高興。
不過他們都有城府,并不怎么表現出來,但是心里面都是長長松了一口氣。
因為戰爭進行到現在,不管是楊振麾下的金海鎮水師,還是樂麥阿指揮的荷人艦隊,他們隨船攜運的彈藥,都消耗得差不多了。
當然,消耗最大最多的是火炮所用的彈藥,特別是重炮的彈藥,至于火槍所用的彈藥,數量還有不少,至少楊振所部兵馬是如此。
但是,這次明荷聯軍之所以所向無敵,他們所依賴的主要就是重炮,倭人最忌憚最畏懼的,也正是明荷聯軍的艦載重炮。
所以,重炮彈藥見底,對樂麥阿和楊振來說,絕不是好消息。
也因此,樂麥阿和楊振以及他們麾下了解聯軍重炮彈藥消耗情況的軍官和部將們,都希望能跟倭人盡快達成和議。
就這樣,酒井忠勝、松平信綱以及柳生宗矩的兒子柳生十兵衛一行人,在猿島上受到了明荷聯軍將領們禮貌而且不失熱情的接待。
在雙方皆有意盡快達成和約的情況下,幕府使者與樂麥阿和楊振的談判進程,雖然充滿了唇槍舌劍你來我往,但是兩天后終于敲定了明日和約、荷日和約的最后文本。
在明日和約的最后文本之中,德川幕府承認松浦氏等九州西南諸藩已經與楊振達成的和約,同時承認楊振對五島列島、對馬島的占領,并同意在接下來的五年之內每年十月初一之前到瀛洲島向楊振交付二十萬兩白銀、十萬石稻米以及五萬石硫磺作為戰爭賠償。
而幕府的條件也有三條
其一是楊振必須在十月初一以前率軍撤出江戶灣,保證不再進犯倭國沿海,并放棄對九州島的土地要求,
其二是楊振必須下令游弋在石見西海岸的明人與朝人聯軍船隊立刻撤軍,并放棄對石見銀山的要求;
其三是楊振必須歸還被俘的后水尾院太上天皇、東福門院皇太后德川和子及其被俘的子女。
對于幕府的條件,楊振當然也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