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見方光琛和張得貴不約而同一起這樣說,心中一動,意識到他們可能是話有所指,當下呵呵一笑,并不接茬,而是反其道說道
“俗話說,軍心民意如流水,今天有可能民心所向,異日也可能怨聲載道,今天有可能眾望所歸,異日也可能眾叛親離,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輩處世豈可不慎”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野果閱讀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這個么,都督你過慮了”
方光琛與張得貴聽見楊振的回答,明顯一愣,顯然是沒有料到楊振會對他們所說的話作出這個反應來。
不過他們畢竟也不是尋常人物,很快就認識到了楊振的意思,當下兩人對視一眼,一起尷尬地笑了笑,連說都督過慮了。
事實上,也不怪他們替楊振生出別樣的心思,因為今時今日的楊振與金海鎮,已經越來越顯示出非同一般的氣象了。
現如今,相比于大明朝其他地方的流賊四起民不聊生,金海鎮的轄內各路,可以說處處安居樂業,百姓溫飽有余,直如世外桃源一般了。
而楊振率隊渡海東征倭奴國,連戰連捷,而且俘得倭人號稱萬世一系的太上天皇及其子嗣歸來,更是透著一股子天命在身的意味。
早就有志于輔左楊振成就一番大事的總鎮府諮議方光琛,這些天來費盡唇舌終于說通了張得貴,成功將已經喜得貴子的張得貴拉到了他那邊。
這一次如此大規模的軍民恭迎楊振凱旋歸來的場面,的確是自發的,并不是總鎮府協理營務處策劃的。
可是,對于這樣大規模的軍民群聚行動,總鎮府協理營務處沒有加以制止,卻也充分說明了張得貴的態度。
他們是在借此機會為楊振個人造勢,為楊振造成一種在金海登來二鎮各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的聲勢,好為將來有一天時機成熟進一步采取行動做好準備。
當然了,現在的他們,還只是處在試探金海、登來二鎮其他各路將領態度的階段上,他們甚至連楊振本人的心思都有些拿捏不準。
是以也不敢搞得太過火,只敢這樣拿話暗示,拿話試探。
因為萬一拍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那后果可就不堪設想了。
也因此,他們才雖然沒有禁止旅順口內外的軍民向港口附近云集,但卻叫李吉派了人混在人群中帶頭呼叫口號,同時也制止任何人在楊振抵達的時候高呼萬歲。
此時此刻,見了楊振的反應,張得貴心里有些埋怨方光琛多事,而方光琛則暗自慶幸沒有自作主張叫李吉安插的人在人群中高呼“都督萬歲”。
“是啊,都督你過慮了。卑職以為,金海鎮各路軍民感恩都督感激的這個民心,絕不會輕變,因為今日金海鎮軍民吃飽穿暖安居樂業的日子,都是都督給的”
就在方光琛、張得貴二人心思電轉擔心楊振因此對自己不滿的時候,緊跟在他們身后前來迎接的張臣,也笑著開口說話了。
張臣去年所納的側室金氏,在今年上半年的時候,也給他生下了一個大胖兒子。
在金海鎮這邊新成了家,又有了兒子,他的很多想法就跟以前不同了,凡事想得自然會更加長遠一些。
對他們來說,楊振不只是他們在金海鎮的統帥,因為楊振一身,寄托著他們的全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