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可欲封侯乎”
沉迅這一句突如其來的問話,瞬間驚呆了在場的幾乎所有人。
包括楊振在內,也沒料到他會突然問出這樣一個問題。
楊振早知道,沉迅此行絕不僅僅是傳遞一道朝廷嘉獎自己的旨意那么簡單。
畢竟傳達這樣一道旨意,根本用不著派一個兵部的郎中來,更別說是一個馬上就要上任的山海關兵部分司郎中來了。
因為,按照大明朝以往的慣例,對于傳旨以及接引外番朝貢或者俘虜入京,要么是派遣內廷得用的太監來公干,要么是派遣禮部熟悉各種禮制的官員來交接。
所以,楊振到雙島灣迎接沉迅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他這一次來表面上的公干,恐怕是次要的,他必定還擔負著其他的使命。
而這個其他的使命,一來必定事關重大,二來必定與接下來的軍務有關。
楊振聯想到原時空發生過的事情,再想起來年初的時候兵部職方司郎中張若麒前來金海鎮,跟自己提起的對清虜發動決戰的想法,已經大概可以猜出沉迅此行的真實目的了。
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料到,這個新任的山海關兵部分司郎中一開口,就是這種戰國時代縱橫家游說的口吻。
不得不說,沉迅這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游說口吻,效果的確非同凡響,剛一開口,就把一直顯得有些沉悶乏味的氣氛給打破了。
包括楊振在內的所有人,要么放下了快子,要么放下了酒杯,要么停下了正在嘻嘻哈哈的交談。
其他人,先是立刻把目光集中到了沉迅的身上,爾后又馬上跟隨著沉迅,把目光聚焦到了楊振的身上。
此時,其他人都是一臉肅然望著楊振,唯有楊振自己,已經從剛剛一瞬間的驚愕之中恢復如初了。
“封侯呵呵,戚武毅公曾說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戚武毅公戚大帥的境界,我楊某人是達不到的,對我來說,天下太平我所欲也,公侯萬代亦我所欲也只不知,沉大人今日何出此言,此問何意呢”
戚武毅公戚大帥,說的是戚繼光。
當楊振從沉迅的嘴里聽到封侯二字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戚繼光的那兩句是流傳甚廣的詩。
不過,與戚繼光在詩句里所說的不同,楊振雖然引用了那兩句詩,但他毫不掩飾自己的進取之心,也毫不掩飾自己對于封侯的意愿。
事實上,不管是從他的本心出發,還是為了將沉迅主動提起的話題延續下去,他都沒有掩飾這一點的必要。
對于明白人來說,一個人有七情六欲,才是一個真實的人,一個人有進取之心,才是一個可以重用的人。
楊振非常敬重那些能在危急關頭舍身取義的人物,但是他更加敬佩那些不用舍身就能完成使命成就大義的人物。
如果要在兩者之間做選擇,楊振當然會選擇后者。
“哈哈哈哈,都督直爽坦蕩,銳意進取,果然是性情中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