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大人,你且等我把話說完”
眼見沉迅這樣說,好似平滅清虜已經板上釘釘一樣,與此同時自己的條件還沒提出來,楊振連忙打斷他的話頭,補充說道
“朝廷若是執意要打決戰,本都督自然不能不勉力為之,但是清虜可不是流寇,其建制立國,已有數十年,國朝自萬歷以來,屢次大軍征討,皆敗多勝少,不能建其功。
“因此,本都督雖然愿意奉旨出兵,但是此戰之成敗關系重大,萬一失敗,遼西與金海數年之功毀于一旦,則一切大勢去矣,屆時恐怕清虜不僅不能滅,我大明反有傾覆之憂。”
沉迅也是明白人,一看楊振說這些話,就知道楊振必有自己的條件,與此同時,他也知道楊振說的有一定道理,于是肅容問道
“都督有何建言”
楊振等的就是他這句話,聞言之后也不客氣了,徑直說道“本都督有三點建言,若是不能做到,則出兵決戰,難有勝算。無勝算的事情,本都督是決不會孤注一擲的。”
楊振的這個話,意思很明顯,就是說,如果勝算不大,或者根本沒有勝算,那么朝廷非要叫我出兵,我也可以出兵,但是出兵后,出不出死力,可就要視情而定了。
沉迅宦海沉浮許多年,好賴話自然是聽得出來的,一聽之下,臉色沉了下來,看了楊振一會兒,說道
“還請都督明言”
“其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與清虜決戰遼沉,畢其功于一役,絕非三天兩天的事情,朝廷要下定決心,廣積糧草彈藥,至少備足二十萬兵馬的一年之用。而我金海、登來二鎮兵馬,至少要占其中三成。”
沉迅聽到這里,雖然臉色依然沉重,但是他似乎也知道沒有糧草打不了仗,知道楊振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所以只是深呼吸了一口氣,然后默默點了點頭。
楊振見狀,也就沒再做什么解釋了。
雖然楊振嘴上說著沒有勝算的事情他不會孤注一擲,但是真要開始出兵北伐了,楊振肯定是要全力以赴,甚至是孤注一擲的。
到時候,戰事順利還好說,要是不順利,那就是曠日持久的事情了。
一旦戰事曠日持久下去,必定要有大量青壯丁口征集入軍中,到軍前要么參加作戰,要么充當輔兵民夫。
如此以來,屯墾耕作的事情就會受到影響,眼下金海鎮積攢下再多的糧草儲備也有吃完用盡的時候。
所以,他不能不為最壞的結果做足準備。
盡管如此,楊振也沒有獅子大開口。
一方面對于朝廷,楊振只是讓他們準備一年作戰的軍需之用,而實際上楊振心里面已經做好了戰事在一年后仍會持續下去的思想準備,到那時就要全靠自己了。
另一方面,楊振也沒有為金海、登來二鎮兵馬多要錢糧,只要原時空朝廷為松錦大決戰所供應錢糧總量的三成而已。
至于三成的絕對數是多少,楊振也不知道,屆時就看朝廷的家底還有多少了。
不過從原時空看,還是相當可觀的,這些東西與其全都落在遼西兵馬的手上,不如自己也分一部分,至少落到自己手上,它們才能物盡其用財盡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