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西門與南門的將士,正在使用拆除坡道的土石,在甕城棱堡的外圍緊貼著墻面,又厚厚地版筑起一層防護,以減緩滿韃子紅夷大炮彈丸對墻體的撞擊。
新增的城防工事筑城了以后,楊振的心里終于安定了下來,自己鎮守的松山城,從此就可以迎接比上一次滿韃子圍城更加猛烈的大戰了。
進入八月之后,遼西地區的天氣就變成了秋高氣爽的樣子,等到八月十五蟹兒肥的物候一過,天氣快速涼爽了下來。
秋天深了,意味著過不了多久,滿韃子的兵馬就會來了。
與此同時,這也就意味著,楊振盤算已久的計劃一旦實施出來,松山城就將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惡戰。
八月十六日上午,埋頭沉浸于新婚燕爾溫柔鄉里已久的楊振,終于在總兵府協理營務處召集了眾將議事。
奉命前來議事的守備以上將領濟濟一堂,見了楊振,先是排著隊上前恭賀了楊振早生貴子,然后職位大小、獲任早晚陸續落座。
楊朝進自從出任了松山軍中的監軍內臣之后,對于城內外的軍務很少插手干預,基本上兌現了他當初承諾楊振的約法三章。
這一點,讓楊振感到滿意的同時,也為他贏得了城中各路將領的基本尊重和信任。
這一天,楊朝進經不住楊振的再次派人相請,總算答應了出席總兵府的這次議事會議,此刻,就與總兵官楊振一左一右正并列端坐在總兵府的大堂之上。
眾將見了,只覺得今日所議之事當是非同小可,至于楊朝進的在座,倒也無人感到多么意外和驚訝。
“各位,仲秋已過,冬天還會遠嗎?以往每到秋冬之際,都是滿韃子出兵攻我之時,今年會有例外嗎?”
楊振一張口二話不說,先把這次議事的主題給點明了,在座眾將心底頓時一沉。
楊振的反問很簡單,答案更簡單,而且不會有人有什么異議。
因為正如楊振所提到的,歷年的秋冬季節,的的確確都是滿韃子出兵征戰的時節。
明朝九邊各鎮例行的秋防,指的正是在秋冬季節調兵備邊,防范韃子入侵,俗稱防秋或者秋防。
在座的眾將多是邊軍中的宿將,即便不是,也都在關外生活日久,對這一點自然不陌生。
所以楊振此話一出,眾將皆點頭,雖然無人應答,但答案是什么卻是明擺著的,那就是秋天來了,滿韃子也要來了。
而且以松山官軍各部此前重創滿韃子之深,而滿韃子的報復卻遲遲沒來,恐怕正是應了那句老話,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而已。
當然,在座眾將心里雖意識到了這一點,且無人會把這話說出來,畢竟殺滿韃子守城池可是他們的本分。
“滿韃子會不會來遼西?我看會,不是可能會,而是一定會。那么滿韃子來了遼西會攻誰?會攻錦州,攻我松山,還是會直接越過松錦,去攻寧遠?”
楊振這一段話,一下子就把眾將拉到了戰爭的氣氛之中,方才還覺得有一點點遙遠的秋防,一下子仿佛就拉到了眾人眼前,甚至就咣當一下子落到了自己的腦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