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話音一落,包括老神在在的楊朝進在內,堂上的眾人齊刷刷地把目光鎖定在了楊振的身上。
“這個,這個,都督可是有了什么消息?卑職是說,都督可是聽到了什么風聲?或者得到了什么線報?”
松山副將夏成德忍不住第一個說了話,可是說出了話之后,又突然覺得不合適,便立刻又改了口,然而不管怎么改口,前后的意思卻是大體一樣的,就是認為事關重大,想知道楊振這么說是不是有什么確鑿的依據。
然而,現在的楊振哪里有什么可靠的線報啊,他有限的諜報隊伍,目前還僅僅停留在松山城內外各部人馬之中。
比如說他讓李吉負責的統計公所,目前在做的事情,主要還是把新入松山官軍的各部人馬情況摸底排查清楚,暫時并沒有余力往外擴展。
眼下,就連錦州城、寧遠城,他都還沒有來得及安插進去人手,又哪里能夠打入滿韃子的內部呢?
當然了,如果非要說有什么確鑿的依據,他最大的依據就是歷史上的有關記載了。
崇禎十二年十月初,滿韃子和碩肅親王豪格與和碩豫親王多鐸統軍兩萬余人,越過大凌河,接連繞開了錦州、松山、杏山、塔山、連山不打,長驅直入,直攻寧遠,鏖戰數日,斬殺金國鳳而還。
此行是為了報復年初圍攻松山傷亡慘重之仇,還是另有其他的目的,比如圍點打援,那就不得而知了。
特別是歷史上滿韃子十月圍攻寧遠之前,與松、錦、杏、塔等地駐軍將領是不是提前有了什么默契,那就更是不得而知了。
總之,滿韃子軍隊圍攻寧遠期間,不管是寧遠以北的數城,還是山海關內的重兵,全都袖手旁觀,無一支援軍前往。
而滿韃子所取得的比較大一點的戰果,就是干掉了以松山守城聞名天下,遼東駐軍之中唯一悍勇敢戰的寧遠團練總兵官金國鳳,還有他的兩個兒子,算是報了年初圍攻松山失利的仇。
當然了,要說最大的戰果,或許并不是這個,而是對關外諸軍士氣軍心的嚴重挫傷與沉重打擊了。
這就是楊振所了解的那點歷史大勢,這就是他所掌握的唯一消息來源了。
可是,對于這個“消息來源”,楊振又該如何張口說它呢?
難道他能告訴在座的眾將,他是穿越客,他看過了史書上有關這一段時間發生了何時的記載?
當然不能。
尤其是現在有了自己這個穿越而來的撲棱蛾子使勁扇動翅膀,歷史會不會因此有所改變,或者說,滿韃子繞開繞開松錦諸城而不打,直接去攻寧遠的時間,會不會提前或者延遲,那就更不是楊振所能預先知道的了。
他能做的,就是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畢竟到目前為止,滿韃子還沒有發動這場攻勢,他尚可以從容布置。
“你們不要管我有沒有什么線報,也不要管什么消息來源,我只問你們,滿韃子若又來了,他們最可能會打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