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一邊不住地點頭,一邊聽著方光琛繼續說話。
“袁郎中本是五品,雖然洪督師不愿讓他續任遼東,可也沒有說什么壞話,只是表奏朝廷將他升遷別處任用。
“家父原有意將其安排到山海關兵部分司郎中的任上,但兵部分司郎中仍是五品。天子為獎勵其督餉遼東之功,欲賞他一大府知府。”
說到這里,方光琛看著楊振,半是羨慕半是感慨地說道:“呵呵,要說還是都督簡在帝心。家父通過陳本兵進言說,若叫袁郎中就任登州知府,最有利于都督你經營金海鎮。果然是一說即中,天子欣然允準。
“如果不出所料的話,袁郎中眼下當已到任登州府了!呵呵,袁公父子二人,前后相隔十余年,而同任登州,將來也必是朝野間一段佳話!”
“嗯,的確是一段佳話。只是此事好是好,可惜袁樞之上尚有登萊巡撫、登萊總兵,經登州府移民招墾之事,卻也掣肘重重。”
楊振聽聞袁樞的下落,心中高興,可是想到自己終不能隨心所欲,卻又有些不爽。
“這個嘛,小弟聽說,都督手里有天子欽賜的可便宜行事的手諭。有此天子手諭,便如有尚方寶劍,都督更有何憂?”
面對楊振的疑慮,方光琛完全不以為意,只笑著叫楊振不必擔心那些什么巡撫總兵。
“好了,不管怎樣,有了袁樞來做登州知府,對我們來說,都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好事情!等這邊事了,廷獻賢弟,你可以過海到登州走一趟,先探探情況再說!一待這邊妥當,我們即開始大舉招民屯墾!”
楊振說完這些話,見方光琛點頭,隨即又問他道:“其他呢,遼西還有其他什么新的情況沒有?”
方光琛見楊振不再多談招墾移民事務,便也放下了此事,聞言想了一想,便選楊振關心的一些,說道:
“若說新的變化,那就是吳三桂了。吳三桂要做義州總兵了。小弟跟船渡海的時候,圣旨還沒有抵達松錦前方,但是山海關、寧遠城里都在議論。祖大壽與洪督師,已經聯名向朝廷保奏了!”
“吳三桂?”
楊振重復了一遍這個名字,苦笑著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么。
楊振知道這個人早晚要出頭,雖然自己搶了他的松山團練總兵位置,遲滯了他一年的時間,但是現在,他還是頑強地冒出頭了。
不過,由他出任義州總兵,對楊振來說,卻并非是一件壞事。
祖大壽麾下諸將,皆已暮氣沉沉,唯有這個吳三桂,還算是頗有一些進取之心。
這么說來,祖大壽和洪承疇看人,還算是比較準。
將來有了吳三桂真正率部進駐義州,就相當于是遼左諸軍向著滿韃子終于打出去了一個拳頭。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這天夜里,楊振十分難得地,借著方光琛給他帶來的消息,與身邊這個唯一的文人幕僚敞開了心扉,談了許多有關未來的打算。
整編軍隊,招墾募民,制造槍炮,打造水師,然后或者北上,或者出兵劫掠朝鮮乃至倭奴國沿海,這就是接下來一段時間,楊振要做的事情了。
當然了,與方光琛的夜談讓楊振更加認清楚了一件事情,他們所謀劃的所有事情,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能在金海鎮的地面上站穩腳跟。
但是有了從方光琛那里得到的消息,同時有了更早之前從祖大壽那里得到的消息,楊振覺得,這個事情看起來并沒有那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