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在人群中的尚可喜自從聽見今次御前會議是要確定去鎮江堡城勸降的使者人選時,他就一直沒敢吭聲,放低了身段,盡量不想引起黃臺吉和其他人的注意。
但是最終,黃臺吉還是注意到了他。
“上一次御前會議之時,你斷言楊振必在鎮江堡中,朕猶記得,當時你說,楊振麾下許多將領,如沈志祥、袁進、許天寵、仇震海、俞亮泰之輩,都與你曾是舊相識,此言確否”
“啊這個,是,是奴才當時有所失言,其實恭順王爺、懷順王爺,與奴才一樣,對當年東江舊將,也都識得一些。”
黃臺吉的突然問話,把尚可喜嚇了一跳,并且立刻敏銳地意識到黃臺吉話里話外的意圖。
皇上主子爺這是準備利用自己的東江軍出身,想叫自己去跟楊振及其部將們套近乎打交道啊
想到這些,他原想矢口否認,可是黃臺吉已經說了記得他說過那樣的話,又叫他不敢矢口否認。
就在他心思最為慌亂的時候,他突然想起跪在自己前面的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以及他們麾下的將領們,不都是前東江鎮出身嗎
于是情急慌亂之下,尚可喜把孔有德和耿仲明兩人也給扯了進來。
哪知道他這么一講,黃臺吉還沒開口呢,被他點到的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當先炸了毛,幾乎異口同聲地對黃臺吉說道
“皇上,奴才有話要說”
“主子爺,奴才有話要說”
“哦那恭順王你先說”
黃臺吉知道尚可喜說的沒錯,孔有德、耿仲明跟尚可喜一樣,都是出身于以前的東江鎮。
他們幾個或者他們幾個的麾下,與楊振麾下那些同樣出身東江的部將們,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關聯。
從他們幾個當中,或者從他們幾個的部將當中選一個資歷老的,派到鎮江堡去,或許能起到不一般的作用。
“方才智順公所言大謬。奴才當年頭腦昏聵,曾效力于南朝東江鎮多年,此事的確不假。可是奴才當年效力于東江鎮之時,主事者乃是毛文龍。
“毛文龍死后,奴才即轉往登萊去了,再往后即率部渡海,效命于我大清。這期間,南朝東江鎮人事更迭,屢經內亂,早已物是人非,非奴才所知了。
“似前番御前會議之上,智順公所言楊振麾下東江出身之將領數人,奴才在東江時,真聞所未聞,當是奴才離開東江數年以后黃龍或者沈世魁的部將”
“正是如此”
孔有德話音剛落,跪在他一旁的懷順王耿仲明立刻接過了他的話頭,先是肯定了孔有德說的話,爾后接著對黃臺吉說道
“奴才在前東江鎮時,與恭順王爺正是同儕,是以知道恭順王爺所言句句屬實。毛文龍死后,東江總兵屢經更替,內亂頻仍,先是陳繼盛,后有黃龍,黃龍被我大清兵殺死后,繼之以沈世魁。
“現如今楊振麾下,那些出身東江的將領,其實盡皆出于黃龍和沈世魁部下,而他們恰恰正是智順公在東江時期的同僚,彼此最是熟悉無比。
“而且時至今日,智順公之所以仍將奴才視為寇仇,而非同殿為臣的同儕,追根溯源,皆因奴才當年在奉旨奪下旅順口之時,斬殺了不少尚可喜的部下及其親信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