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孝莊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罵道:「哀家怎么會生出你這般膽小懦弱之輩,盡想著退守關外,難道祖宗基業就這般拱手讓于明人了?」
「皇額娘,朕……朕……」說到底,順治現在也只是未滿13歲的小孩罷了,被母親這般大罵,他一下子臉色發白,說不出話來。
孝莊見狀,換了一個較為溫和的語氣,道:「陛下,眼下之勢并非到了不可為的地步,我大清兵力雄厚,京師附近還駐扎了大量的八旗子弟,西北亦有數十萬大軍,你又有何懼哉?
依哀家之見,應速調滿蒙漢八旗及各地兵馬馳援江寧,必須趕在江寧陷落前將明軍擊退。」
被母親這樣一說,順治也冷靜了下來,發覺事態還沒有到必須跑到關外避難的程度,他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道:「皇額娘言之有理,朕當即召開朝會,商議救援江寧之事。」
孝莊太后滿意地點了點頭,又與順治說了一會話,隨
后便離開了御書房,等孝莊離開后,順治命人敲響大鐘,讓各級官員至乾清宮參加朝會。
朝會過程自然不必多說,最后,順治一紙詔令,以敬謹親王尼堪為定遠大將軍、和碩承澤親王碩塞為定南將軍、安南將軍達素、固山額真索洪、護軍統領賴塔等領京師八旗軍南下馳援江寧。
又提九江總兵楊捷為江西提督,調其為隨征江南左路總兵官、寧夏總兵劉芳名為隨征江南右路總兵官,各領麾下兵馬由江西、寧夏趕赴江寧。
這些調動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楊捷在馳援江寧之前,還要分兵應對在饒州與清軍對峙的明浙江總兵蘇定遠部,以及已經攻陷撫州府的明軍。
為了不讓捷報連連的西南戰場局勢惡化,清廷才沒有調動西南的兵馬前去馳援江寧,順治和他的一干大臣們非常清楚,明軍圍攻江寧的行為已經振奮了天下所有還心懷前明的人士,若是他們再從西南戰場抽調兵馬,明軍極有可能一鼓作氣收復湖南廣西,讓之前的戰果功虧一簣。
……
蘇言并不知道順治經過最初的慌亂后很快就冷靜下來,并做好了新的應對之策,他知道的是,固守紫金山的清軍在連續一天的猛攻后,幾乎被打得潰不成軍,連山腰都被迫棄守了。
明軍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一天下來,雖然明軍的攻勢勢如破竹,但奈何清軍占據了地利的優勢,以此殺傷了眾多明軍,不過其中的傷亡主要是負責主攻的俄羅斯衛戍軍與印度勇士,蘇言并不感到心疼。
當天晚上,負責攻山的明軍便在山腰處平坦的地方安營扎寨,他們將營地周圍的樹木都砍伐一空,制造成臨時的營地防御工事,同時也是為了留出足夠的反應空間,讓清軍無法依靠茂密的森林向他們偷襲。
山上,譚泰在向城中送出求援信使后,晚上就收到了來自博洛的回信,博洛雖然現在行事偏向謹慎,卻也不能眼睜睜看著紫金山上的兵馬被明軍殲滅。
因此,他便決定派出八旗軍,于深夜出城,聯合譚泰軍向山腰處的明軍營地發起夜襲,大破明軍,提振己方士氣。
------題外話------
感謝徐鑫小道友的打賞,加更一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