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言點了點頭,捏碎上面的紅漆,拿出信封查閱起來,在查看之前,蘇言便猜想信上可能的內容,其大意多半是希望蘇言能夠將他迎回南京的話語,除此之外就是鼓勵他效忠的漂亮話了。
隨后,蘇言一目十行地將信上的內容收入眼底,信中的大意除了蘇言猜想的以外,還多了一些別的內容。
皇帝向他敘說了孫可望是如何蔑視朝廷,不尊皇帝,濫殺大臣等等滔天罪行,希望蘇言能夠率軍勤王,平定孫可望等「逆賊」,又表示自己是如何如何力排眾議,才說服了朝臣冊封蘇言為郡王,希望蘇言早日勤王,將他迎回南京。
不僅如此,他還言辭委婉的貶低魯王朝為僭越,讓蘇言盡量減少與魯王朝廷的接觸,暗示蘇言要是將「僭越監國」的魯王抓起來軟禁,他定然會給予慷慨的賞賜。
勤王?
軟禁魯王?
蘇言有些好笑。
真不愧是南
明特色,抗清局勢才剛剛好轉,清軍還沒被趕出長江以北,永歷就想著挑動內戰了,真是哪怕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都不放棄內斗的傳統。
這樣的朝廷,和這樣一群蟲豸在一起,怎么能治理好國家?
心中對南明朝廷愈發的失望,但蘇言并沒有將情緒表露出來,他面無表情地將書信放在桌面上,看向林青陽,后者見狀,輕咳一聲,道:「殿下,陛下口諭,西賊孫可望囂張跋扈,目無君長,擁兵自重,濫殺大臣,意圖謀反,望南安郡王積蓄實力,待江西湖廣平定后,西進勤王,以清國賊。」
聽見要等江西湖廣平定后再勤王,蘇言倒有些意外,以他對永歷的了解,不應該會這么顧全大局啊。
要知道,在歷史上抗清局勢糜爛的時候永歷就命人冒死將詔書送往李定國大營,要求李定國起兵護駕,從而挑起了秦晉內戰,孫可望最后兵敗降清,抗清局勢再次滑向了更深的深淵。
見蘇言面露不解,林青陽主動問道:「殿下,您有何疑惑?」
「嗯……」蘇言斟酌了一下語言,故作不解,問道:「孫可望如此囂張跋扈,為何陛下不讓我等立即勤王,而是等江西湖廣平定之后再西進?」
林青陽聽言,用一種有些奇怪的眼神看向蘇言,還是回答道:「回殿下的話,西賊勢大,殿下又新近收復江浙,實力不足以與西賊抗衡,這是戶部尚書吳大人的原話,因此說服了陛下,命您積蓄實力。」
戶部尚書吳大人,如果蘇言沒猜錯的話,此人多半是日后被稱為十八先生之首的吳貞毓,慘死在孫可望的刀下。
蘇言是沒想到吳貞毓能說服永歷,看來,還是孫可望沒有將永歷逼急了眼,就像歷史上,孫可望就是對永歷極盡侮辱之能事,讓永歷實在難以忍受下去,才派人持密詔命令李定國前去護駕,最終導致內戰爆發。
而現在有了蘇言的存在,孫可望投鼠忌器,雖然還是殺了在封王之事上反對的幾名大臣,但終究沒有像歷史上那么張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