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謙沒有想到蘇言還會關心這個問題,因此他聽后還懵了一陣,但很快反應過來,回答道:「回郡王千歲,和小人一起退伍的弟兄們都領了一筆撫恤金和路費,大部分人都選擇回鄉用撫恤金買幾畝地,雇幾個佃戶開墾種地,也有少部分人留在了南京,想要在南京定居。」
「他們退伍后可有什么難處?」蘇言又問道。
他最擔心的就是士兵退伍后遇到困難還沒地方求助,最后落得個貧困潦倒,生活凄慘,士兵們舍棄性命隨他奮勇殺敵,他可不能讓士兵們得不到好下場。
「回郡王千歲,小人暫時沒有聽說過。」蘇謙想了想,搖了搖頭回答道。
「沒有就好。」蘇言點了點頭,囑咐道:「你多去打聽打聽,切莫報喜不報憂。」
「遵命。」蘇謙下意識還想行個軍禮,中途才反應過來,連忙改成下人的行禮。
讓蘇謙離開后,蘇言陷入了思考,南京之戰過后
,因為傷勢而不能復員只能退伍回鄉的士兵超過了千人,這些士兵都領到了豐厚的撫恤金和路費,不過蘇言覺得這還遠遠不夠。
漢人的尚武傳統在兩宋時期遭到了趙家人的閹割,哪怕是到了明代也同樣是重文輕武,使得整個帝國都崇尚讀書人而輕視武人,蘇言想要改變這一現象,對退役軍人的優待或許就能改善一點社會的風氣。
就比如,提高軍人的社會地位,就像后世的軍人優先權利,規定鄉里之間的里長一職只能由退役軍人擔任,軍人子女能夠公費送入大學等等,通過政策宣傳和潛移默化改變民眾對參軍的抵觸,增加參軍的吸引力。
雖然說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但蘇言就是要從他這一輩起,重新恢復尚武傳統和百姓的血性,這樣就算日后他建立的王朝崩塌了,重新恢復的尚武傳統也能讓漢人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傲然屹立。
嗯,蘇言從頭到尾都沒有想過他建立的王朝能夠萬世一系,如果這個世界線的民主思想還是在近代傳播開來的話,除非他的后代順應潮流改制成君主立憲制,不然的話他建立的王朝很有可能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了。
扯遠了。
提高軍人地位這一條的確應該推行,就先在蘇言占領的江浙閩三省推廣開來,蘇言做好決定后,便命人進來研磨,提筆寫下了剛剛想到的幾點。
第一,設立解甲司,專門負責退役軍人的安置工作,他們將會根據退役士兵的情況核實撫恤金及田畝數量,報給戶部,并由戶部發放撫恤金,地方官府分發田畝,免去前五年賦稅。
第二,效仿漢朝,設立羽林騎,三軍陣亡將士的遺孤將被收容至羽林騎內,接受文化教育和軍事訓練,待日后建立軍校后,他們也必須到軍校學習,畢業后優先擔任軍官。
第三,退役軍人回到家鄉后優先擔任里長,子女可免費入大學學習,因傷退役者每年能夠領取一筆撫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