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言目前就想好了這三點,羽林騎這個其實和明太祖朱元璋收的那上百個義子相差不大,朱元璋就是將陣亡將士的遺孤收為義子,從而籠絡了人心,那些義子也在日后對他忠心耿耿,沖鋒陷陣。
蘇言沒有那么大的惡趣味想當別人的義父,所以他就重啟漢朝的羽林騎,由「羽林孤兒」代替義子了。
寫完這三條后,蘇言吹了吹上面的墨跡,又查看了一番,確定沒有紕漏后,才收了起來。
……
因為婚期逐漸接近,接下來幾天蘇言沒有新的動作,江北的明軍倒還是不斷圍攻廬州,而其余已經拿下的城池,明軍正加固城防,囤積守城物資。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七月初六,婚禮的前一個晚上。
南京江寧巡撫衙門內院的小廳內,張煌言和他從寧波接來的妻子董氏與兒子張萬祺吃著晚飯,吃到一半時,張煌言突然對董氏問道:「夫人,郡王殿下明日就要成親了,我讓你準備的賀禮你準備好了嗎?」
「夫君,都準備好了。」董氏輕柔地回答道:「妾身一共準備了三百兩紋銀,十匹綾羅綢緞,一對翡翠手鐲和一對玉如意,不過這三百兩紋銀是不是有點少了?」
「若是和別人比較,的確有點少。」張煌言面露無奈,「別看我現在是江寧巡撫,名義上是朝廷的官員,可實際上領的卻是郡王殿下的俸祿,如果不是郡王殿下給的多,連這點我們家都拿不出來。」
董氏深有同感的點了點頭,他們家的錢基本都在前些年被張煌言拿去招募鄉勇了,后面又遭到清軍勒索,現在幾乎可以說是一貧如洗,全靠蘇言給張煌言發的俸祿過日子。
這些年她也并非心里沒有責怪過張煌言,怪他不顧小家只顧國家,可在看見他眼角生出來的幾條皺紋和飽經風霜的
臉頰后,她的內心只剩下心疼。
就在這時,張煌言突然話鋒一轉,他看著還在扒拉著飯的張萬祺,道:「萬祺已經八歲了,到了啟蒙讀書的年紀,我又無暇教導,便準備把他送到梨洲先生膝下學習,夫人,還請你準備登門拜訪的禮物。」
董氏看了一眼張萬祺,點了點頭,道:「也好,妾身聽說郡王殿下準備興建什么大學,等萬祺出師后再送他到那個大學里面。」
年幼的張萬祺聽著自己父母的交談,撲閃著大眼睛,忍不住咽了咽唾沫。
------題外話------
本來決定這個月的,看來要推遲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