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艘槳帆船的沖撞力量過于猛烈,以至于他們的船首直接卡在了一艘威尼斯戰船的船身,大量奧斯曼士兵吶喊著沖上威尼斯戰船甲板,與意大利人相互廝殺,絕望的意大利人眼見戰船即將淪陷,只好點燃了火藥庫,將他們連同敵人一起炸上了天。
激烈的戰斗中,奧斯曼人的右翼最先被擊潰,基督徒的戰船優勢是他們無法比擬的,在可怕的狂轟濫炸之下,奧斯曼艦隊的攻勢被撕碎,左翼旗艦最先調頭逃跑,在旗艦的示范作用下,各船也緊跟著四散而逃。
在擊潰敵人右翼后,聯合艦隊的左翼并沒有追擊,而是向激戰中的中軍撲去,面對來自右翼的夾攻,盡管奧斯曼人的中軍竭盡全力抵抗,但還是被敵人的火炮轟擊打開了局面。
戰斗一直持續到當天下午,最終還是以奧斯曼人的慘敗告終,就好似一百年前的勒班陀海戰一般,“神圣同盟”再次贏得了戰爭,奧斯曼人的艦隊幾乎被殲滅。
對于西方世界來說,這是一場偉大的勝利,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愛琴海的藍色海面都被鮮血染成了紅色,大量的鯊魚在這片海域游弋,分食墜海身亡的死難者。
神圣同盟在這場戰役中擊沉了一百八十多艘戰船,擊斃數萬奧斯曼人,俘虜數千人,還解救了被奧斯曼人野蠻奴役的基督徒劃槳奴隸。
這場戰役過后,神圣同盟的海軍一舉奪取了在愛琴海及周邊海域的制海權,他們隨后南下,輕而易舉地攻克了愛琴海南部大島克里特島,以克里特島作為聯軍的海軍基地,讓奧斯曼人的海軍不敢離開愛琴海。
神圣同盟在愛琴海的大捷激勵了所有與奧斯曼帝國開戰的參戰國,羅馬教皇克萊孟十世得到消息后也大受鼓動,他開始出面號召所有基督徒奔赴東方,加入對奧斯曼異教徒的戰爭。
他甚至派出使者前往克里特島,希望聯軍能夠在伯羅奔尼撒半島登陸,解放飽受壓迫的希臘人,重建一個信仰天主的基督教國家。
為此,他許諾教皇國也會派出軍隊參戰,宣稱誰在戰爭中表現出色,將許諾他希臘王國的王冠。
教皇的許諾得到了很大的反響,不僅是為了希臘王國的王冠,也是為了能夠奪取伯羅奔尼撒半島,在繁華的海貿中分一杯羹,神圣同盟聯軍在克里特半島休整半個月后,便揚帆起航,渡海在伯羅奔尼撒登陸。
基督徒的動作讓奧斯曼帝國大為震動,但他們目前并沒有辦法阻止神圣同盟的動作,往西,親征的穆罕默德四世和他的軍隊被神圣羅馬帝國的軍隊牽制在前線無法脫身。
往北,科普魯律·穆斯塔法率領的魯梅利亞軍團在摩爾達維亞遭到了波立聯邦與夏軍的聯合圍攻,只能苦苦支持。
往東,卡拉·穆斯塔法率領的安納托利亞軍團才剛剛北上轉進本都山區,向布拉特宗增援,同樣分身乏力。
偌大的奧斯曼帝國,如今居然被拖入戰爭的泥潭,這讓包括大維齊爾在內的許多的奧斯曼大臣的心中都不禁升起悲觀的情緒。
不過,這并不代表他們就會就此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