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3年1月12日,摩爾達維亞,雅西。
“陛下,奧斯曼魯梅利亞軍團的偏軍被我們擊潰,看起來他們的主力正在趕往蘇恰瓦。”
血腥彌漫的戰場上,波蘭國王米哈烏一世看著那些被收攏集中起來的潰兵,聽著身側貴族的匯報,滿意地點了點頭。
“陛下,我認為我們應該馬上開往蘇恰瓦,將奧斯曼人和摩爾達維亞人的主力殲滅在那里,這樣我們就可以長驅直入,沒有人能夠阻攔我們。”一旁的王國元帥揚·索別斯基提議道。
米哈烏一世沒有馬上做出決定,他反問道:“中國人的軍隊現在到哪里了?”
“他們剛剛渡過德涅斯特河,蒂吉納城堡沒有攔住他們,他們只用了短短幾個小時便攻克了那座城堡,真是一群可怕的家伙。”另外一名貴族接過話頭,回答了國王的話,最后忍不住發出感慨。
“那就等中國人的軍隊到來,我們再向蘇恰瓦發起進攻吧。”米哈烏一世聽言,如是說道:“奧斯曼人的魯梅利亞軍團戰斗力強悍,僅靠我們恐怕無法將其殲滅,等中國人參戰,我們的勝率更大。”
揚·索別斯基聽了國王的這番話,眼中閃過一抹不屑,在他看來,米哈烏一世實在性格懦弱,波立聯邦在這種懦弱的國王的領導下,如何能夠擊敗奧斯曼人強盛起來。
也正是因為他對國王的偏見,他在暗地里一直極力想要促成米哈烏一世的退位,讓自己能夠成為波立聯邦的新任國王。
在國王的極力要求下,波蘭軍隊雖然在雅西擊敗了魯梅利亞軍團的偏軍,但并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在原地等待了一個星期,才等到了從東方而來的龐大夏軍。
當波蘭軍隊與夏軍會師之時,揚·索別斯基趁機打量起中國人的士兵,夏軍的軍容鼎盛讓他深深癡迷,還有那普遍列裝的燧發槍,也讓他心中充滿了好奇。
在傅興華與米哈烏一世會面后,索別斯基忍不住提出希望能夠觀摩夏軍線列步兵射擊的請求,傅興華看了他一眼,沒有拒絕,剛好也可以在波立貴族面前展示一下夏軍的強大,他順勢同意了索別斯基的請求。
很快,一隊線列步兵就被集結在了兩軍高層面前,士兵們在軍官的命令下為二式步槍進行裝填,隨后向立在他們對面的靶子進行連綿齊射,射出的三輪齊射將那充作靶子的稻草人打得草屑橫飛,連帶著披在稻草人身上的胸甲也被打出了密密麻麻的小槍眼。
短時間內打出的三輪齊射和對盔甲造成的傷害讓波立貴族們連連稱贊,索別斯基看著夏軍士兵手中的二式步槍,眼中則閃爍著貪婪的光芒。
如果他的軍隊也能夠大規模裝配燧發槍的話,搭配上他的高超指揮技術,對付奧斯曼人還不是輕而易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