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荊州+交州。
雖然按照原本的歷史而言,這塊版圖最終會在諸葛亮的謀劃之下,一步步地納入劉備麾下。
可問題在于,想要達成這一點,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想要走出第一步,就有一個大前提等著。
劉表必須死了才行。
畢竟,對于想要崛起劉備來說,死的劉表,那才是好的宗親。
只要他一天不死,劉備便一天沒有威望與資格統領荊襄九郡。
甚至。
就算劉表死了,他也還可以在荊州留下一個又一個的大坑,牢牢地拴死劉備。
到了那個時候,除非劉表的子孫不爭氣,開局就要投降曹操。
否則的話,劉備依舊沒有足夠的威望、資格與名義統領荊襄九郡。
原本的歷史上。
便因為發生了以上的劇情,劉備才得以在之后有足夠的威望、資格外加名義統領荊州。
該說不說,劉備到底還是有一點運氣的。
畢竟,這世上誰又能想到,劉琮剛剛才繼承大位,轉頭就要投靠曹操呢?
估計劉表要是知道了這些事,都能直接氣的爬起來再戰五十年。
他都那么謀劃了,劉琮居然還這么不爭氣?
廢物都沒這么廢啊……
雖說,這一切都并非劉琮的本意。
真要說起來,這一切也都是傅巽(xun)、蒯越、韓嵩等人極力促成的。
但劉琮哪怕有一點腦子,他就一定能夠看出自家老子劉表的算計,再怎么也不至于舉州投降。
偏偏他看不出來。
當然,這恰好也就給了劉備崛起的機會。
但問題在于,崛起的機會雖然來了,但卻并不完美。
因為整個說起來,劉備赤壁之戰過后,也就只是拿下了荊南四郡而已。
而荊州最核心的江夏郡、南郡、章陵郡(南陽以東、江夏以西)、南陽郡,以及經由劉表多年發展,早有一郡之力的襄陽,則根本就沒有納入劉備麾下。
或許有人會問,后來關老二逆伐中原,不就是依托的南郡嗎?
劉備怎么就沒有拿到了?
問題,其實也就出在這里了。
南郡,是劉備借來的。
不管當時打南郡是不是孫劉合力。
也不管關羽有沒有絕北道。
還不管劉備在這一戰當中出了多少力。
更不管后來孫權暫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防備曹操,所以才會把南郡借出去……
南郡,最終都是在周瑜主導下攻克的。
這一點,不論到了什么時候,都是鐵一般不容更改的事實。
也因這一事實的存在,孫權若想找一個出兵的借口,就太簡單不過了。
而要幫著劉備謀大事的話,這些事情都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
……
“看來,一切的改變都是繞不過南郡了。”
想通了各種關節以后,陳逢的目光便死死地盯住了南郡的江陵。
隨后,他為了防止自己忘記,便在江陵的旁邊做了個小小標記。
“雖然什么都沒做,但還是辛苦自己了。”
做完這一切,陳逢擦了擦額頭并不存在的汗水,不由得開始思索:“今晚吃什么呢?”
該說不說,魏延對陳逢的了解還是很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