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他跟劉琦攪和在一起之后,劉表對他便再也沒有了多少的忌憚。
因此,陳逢想要召集一點人馬的話,總的來說還是不難的。
只要人數別太多就行。
畢竟,如果他隨隨便便就征召一萬人的話,估計是個人都會覺得不對勁了。
劉表這種外寬內忌的性格,那就更是不可能受得了了。
但如果只是幾百人,便沒什么問題了。
陳逢將這件事記在心里以后,便不再多問了。
當然,就算是如此,但真要實施這一計劃,其實也是要看時機的。
不過,陳逢一點都不著急。
因為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同時,還聽過袁先生三國演義的他很清楚。
接下來的一年里,時機簡直不要太多。
就這樣,陳逢的美好生活,再度恢復了三點一線……家、郡丞府、樊城。
直到數月時間過后。
建安十二年。
春,二月。
曹操由淳于返鄴城,上表請封功臣二十余人,皆為列侯,其中著重提及了荀彧的功勞,天子劉協一一準奏。
緊接著,曹操又順勢在鄴城提出了要北伐的想法。
因此之故,一場要不要北伐的大辯論,便也就此開始了。
在這其中,嚇得大半個荊州都患上恐曹癥的張遼,竟是意外地勸說起了曹操,言說此時北伐,必然會被劉表……或劉備所趁。
除他之外,曹操麾下不少的將領,也都持有這等想法。
眼看著辯論即將陷入僵局,曹操甚至都因此犯了頭風之際,郭嘉站了出來。
他當即便發表了一大段的長篇大論,一點點地論述了整個荊州的大勢,并最終做了個簡短的總結:“劉備不足為患,劉表必不會答應他出兵,他們之間,甚至還會相互牽扯……因而,可慮者只在陳子吉也!”
然后,陳逢就這么出名了。
但也因此,他開始變得忙碌了起來。
因為自那天開始,無數人…包括劉表在內,都開始天天派人請他過去論述天下了。
一開始的時候,陳逢還覺得挺有趣的……畢竟不管怎么說,他都可以借機早退,所以他便去趕了幾個場。
可到了后來,他卻漸漸地沒了興趣。
這當然不是因為陳逢膩歪了,實際上對于能夠摸魚的事情,他向來都是很積極的。
之所以會沒有興趣,其主要原因在于。
那些人在跟他一同吹噓天下大勢的時候,一個個都會旁敲側擊地問一問他要不要投曹,順便還會提示他一句……他陳子吉,乃是潁川陳氏子弟。
前者倒是還不好說,但是后者……
很明顯,這是曹操的內奸在發力,為的便是讓他徹底獨立于外,再也不能提及出兵之類的事宜。
畢竟,陳逢個人雖然不在意,許多聰明人或許也會不在意,但……劉表總是會在意的。
這是很簡單,也很明顯的離間計。
可劉表最終還是上當了。
直接表現出來便是,在邀請他趕了幾個場子之后,劉表就再也不跟他玩了……只讓他去和劉琦玩耍的同時,還表現出了連兒子帶他陳逢一塊趕走的架勢。
‘以為這樣就能憋死我了?郭奉孝……不要太看不起人啊!’
陳逢慢慢明白過來之后,心中狠狠地怒吼了一聲。
隨即,他便開始招兵買馬了。
因為,這就是他一直在等待的時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