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不行。
孫權如果不這么做的話,那也就意味著,他將會永遠地落在周瑜身后……甚至于,穩固自身的根基,都要依靠后者的幫助。
這世上有哪一個合格的政客會希望自身面對這樣的局面嗎?
別人不好說,但孫權絕對是不愿意的。
所以就在劉備赤壁大勝、拿下小半個南郡的消息傳開之后,孫權便開始積極的備戰了。
他一共有兩個目標。
一,先打江夏……在此期間,他將會用劉琦大做文章,以此來為謀奪整個江夏而做準備。
可惜的是,由于劉琦的病重,以及陳逢的及時歸來,他這個想法自然也就泡了湯。
于是,孫權也就只剩下了一個目標。
進攻北方,想盡一切辦法拿下合肥!
在這之后,孫權便為此做了大量的準備……他甚至還考慮到了劉馥之死,所造成的巨大影響力。
更為關鍵的是,他提出這一想法之后,根本就沒有人反對他。
這便讓他內心愈發覺得,攻打合肥實乃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一直到了今天,孫權的這一想法也都沒有改變。
孫權對此很是滿意,因此在出發之前,又重申了一遍攻打合肥的重要性。
他的話,依舊沒有人反駁。
哪怕是周瑜、魯肅這樣覺得不應該去打的人,也都覺得不太可能出現意外。
他們這樣的想法,一直持續到了孫權的第二句話出口。
“公瑾繼續留守柴桑。”
孫權一邊強忍著心中的激動,一邊語氣平淡地下達了第一道命令。
他以為這番安排沒什么問題,但……
“……”
就在孫權這句話出口的時候,周瑜卻是猛地抬起了頭,臉上更是寫滿了不可置信。
‘張子布初入軍中,不通戰略,程普、甘寧等人雖然表面融洽,實則卻在私底下明爭暗斗……’
他下意識就想把這句話說出來,甚至還想暗戳戳地提醒孫權,‘以主公您的威望而言,暫時恐怕還不足以安撫眾將之心,若一切順利還好,可一旦遇到挫折,那可就要出事了。’
這番話幾乎都已經到了嘴邊,可是最終周瑜還是把這番話給咽了回去。
孫權若是都不行,那誰行?
他周瑜自己嗎?
雖然這些都是真的,但當真可以說出來嗎?
周瑜覺得不行。
所以他在驚愕之后,便很是明智的閉上了嘴。
因為便在這片刻之間,周瑜還想通了另外一件事。
孫權的威望,確實是有些不足,所以亟需一份戰功加持。
更為關鍵的是,這份戰功……最好還是沒有周瑜摻和的戰功。
否則的話,哪怕孫權這一戰打的比赤壁還酷炫,其他人大概率還是會認為,這一戰是他周瑜打出來的。
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孫權身上壓根就沒有一點戰功。
什么,你說之前的黃祖?
麻、保二屯怎么說?鄧龍、甘寧又怎么講?決戰之時的前部大都又怎么解釋?
是,他們都知道,孫權在這里面確實是出了力氣的,而且戰功也絕對不算小。
但人們在看這份戰功的時候,卻總是會下意識地看向周瑜。
他的光芒太過于璀璨了,孫權所發出的那點光芒,幾乎瞬間就被遮蓋了下去。
赤壁之戰?
負責后勤也能算功勞?
就算是,最起碼也得是蕭何那樣持續輸出,而不是一次性的交付多少多少糧食,多少多少軍械,多少多少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