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牙府的再一次集議,少了很多道身影,只有寥寥數人,松散在座。
這般場景,其實才是正常的。
因為相對來說,做某種較大決策的時候,一旦召集了太多人前來,就很可能會產生不必要的辯論。
人數少了,反而才是最適合做出決策的時候。
所以,之前漢武帝下達推恩令時,一開始知道的就只有幾個人。
等到實施開來的時候,天下間的王侯都沒有反應過來。
于是乎,一詔而成。
還有光武帝重新起兵的時候,一開始也只有幾個人知道。
曹操決定修建玄武池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他要南下……哪怕一些沒有參與決策而知道的,大多數也皆是猜測出來的。
因此之故,反倒不好上書反對。
這般道理,自然不僅僅以上的人懂。
除了他們之外,秦始皇、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王莽等人,也都是十分清楚的。
劉備自然也懂這個道理。
因此,他在昨天后半夜宴席散了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今天參加集議的人。
牙府之內。
左起:諸葛亮、糜竺、徐庶、簡雍、陳逢、孫乾、孟建、石韜、潘濬、鄧芝、楊選……劉巴。
右起:關羽、張飛、趙云、陳到、張南、傅肜……霍峻。
這份排場,看起來好像很是不對。
比如鄧芝、楊選、張南、傅肜、霍峻等人。
要是按照歷史記載的話,他們如今大多都還處于未曾揚名之際,或者完全被埋沒到了歷史當中。
怎么看,他們似乎也都沒有資格參與到這般重要的集議當中。
最起碼,伊籍、向朗、陳震、蔣琬、馬良等人都要比他們來的更有資格。
但這些人,卻都沒有入座。
原因,其實很簡單。
鄧芝曾幫劉備拿下過枝江,楊選曾為大軍進兵江陵冒了極大風險。
這是文臣。
他們都立下過功勞,所以他們坐在這里,根本沒有人會質疑。
武將方面,原因就更為簡單了。
張南…自領一軍,霍峻…自領一軍、傅肜…自領一軍!
看出來了吧?
文臣大多都是幫著劉備穩定過一方,或者直接獻城有功的。
這是文臣的資本。
而武將方面……他們都有軍隊在手。
而且,他們還證明了自己的忠誠!
換而言之,如果之前投降陳逢,甚至都沒被他當回事,只見過幾面的雷緒到了,只要他能證明自己比較忠誠……比如,幫著劉備打幾場仗,那他便同樣有資格入列。
因為他自領一軍。
而這,恰恰便是武將最大的資本。
像是張遼、張郃這倆逐漸開始起家的人,之所以在后來的歷史上慢慢成為名將,甚至直接參與到中樞決策,便是因為曹操剛剛下達了組建新軍的命令。
而他們此次,都是組建新軍的主將!
所以,他們才會在之后有了成為名將的可能,也有了極高的話語權。
可以說,一場赤壁之戰過后,扭轉了無數人的命運。
這一點,不僅僅在歷史上發生了,而且在當下的歷史當中……也正在發生!
‘鄧芝、傅肜、張南…這些人都還好,但楊選…他真能夠撐得起當前的位置嗎?’
跟簡雍并肩癱的陳逢,默默掃過一道道的身影,最終將目光鎖定到了楊選身上。
因為,他在歷史書上沒有看到過這個人。
而楊選之所以能夠起家,主要是因為當時第一次的攜民渡江時,他成為了南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