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吧?
宋忠的四個徒弟當中,除了世間奇人王司徒的兒子之外,幾乎都投了蜀漢,而且……皆是立下過大功的!
他的兒子宋良,甚至還是冀州響應魏諷造反的主要人物之一。
除此之外,宋忠還是劉備能逃脫樊城的主要助力……羽獲宋忠,方知劉琮已降。
真以為劉備在荊州的七年時間里,一點事都沒有干嗎?
若真什么事都沒有做,歷史上潘濬又怎么可能會來投?伊籍、霍峻、鄧芝、張存……等一系列的人,怎么就突然變成蜀臣了?
沒錯,劉備在荊州的這些年里,表面上確實沒有做過什么事。
但這并不代表劉備沒有收攏人心!
就算別的都不說,便僅僅是宋忠這樣的大儒,也絕不是一個兩個那么簡單的了。
結合這些之后,再看上面的問題,是不是就豁然開朗了?
沒錯,親近劉備的人,早就已經結成了派系。
所以這些親近劉備的人,就算是曹操想動,也得先考慮考慮會造成的政治影響。
當然了,帶兵之人顯然不能算在其中。
因為帶兵之人,要么如霍峻一般早就跟劉備跑了,要么就是徹底轉變了心思……
不然的話,他們也活不到今天。
不過這是另外一種情況,這里只論及縣令、長、丞、尉這一級的,情況自然也就有所變化了。
他們一來不帶兵。
二來大多都在本地有著極大影響力、政績。
最后來說,背后還有著一個堪稱巨大的‘親劉’派系斡旋。
也就是說,只要不動這些人的話,他們的影響力,那可就直接歸了曹操了。
最起碼在劉備反攻倒算之前,這些人都可以幫著曹操穩固地方。
試問,就這樣的人而言,誰又會主動去動呢?
曹操嗎?
顯然不會。
因為以曹操的政治行為而言,他既然容了冀州、幽州的那些老臣,自然也就會容下荊州的這些老臣。
最為關鍵的是,只要他能保證前線不失,這些人便都是最可靠的地方管理人才。
當然,他顯然沒有想到劉備這么快就會反攻。
可以算是失策了。
不過歷史上曹操在荊州的策略,其實也算不上太高明。
如果真的高明,關羽在發起襄樊之戰后,也就不會到處都是響應的人了。
就連荊州刺史、南鄉太守都投了,誰敢信?
要知道的是,這個荊州刺史,那可是曹操親自任命的,并非是荊州土著啊。
但這倆人還是投了。
雖然是在于禁戰敗投降之后,但他們卻為蜀漢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他們都死在了襄樊之戰以后的曹魏反擊戰中,便是鐵一般的明證。
話說回來。
似宋忠、張存、時緒這樣的人,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根本就沒有太大的作用。
最多最多,也就是在關鍵時刻響應一二。
但讓鄧芝很欣慰的是,如今便是關鍵時刻。
只要張存一響應,同時前線失利的消息又傳了回來,那么編縣也就能輕易拿下了。
除非,曹仁早已把防線建立了起來。
但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因為曹仁如果建立起了防線,此時徐晃就該后撤了。
可他現在都還在死撐,便只能說明……曹仁的防線,仍然沒有建立起來。
這時候如果能夠得編縣響應,那對于戰局的影響就太大了。
而這也正此戰當中‘無赫赫戰功’的陳逢,提出來的一項策略。
陳逢對此很是自信。
甚至在看著鄧芝率兵離開的時候,直接便跟劉備拍了胸膛。
“若無太大意外,兩三月內,玄德公就能進入襄陽了。”
“那就好。”
劉備臉上出現了笑容。
當然,他臉上的笑容很快就消失了,因為他要夸陳逢。
“此戰……子吉辛苦了。”
說這話的時候,劉備滿臉的古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