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劉備集團目前的情況而言,有一個既不會背刺、同時又相對可以信任、而且還有著相當前途的盟友,那才是最好不過的。
因為曹操不是死人。
他麾下的那些謀臣良將,更不是死人。
所以,如果曹操一方的目光,只是盯著劉備集團的話,他們的每一步,都將會走的無比艱辛。
反過來,那就是大大的好事了。
首先來說,曹操雖然仍舊不是死人,可由于孫劉的聯盟關系,再加上孫劉各自的實力因素,他就不得不去分心面對。
這樣分心的結果,便是無法集中全部的精力對付其中的一方。
而如此一來,劉備集團自然也就有了發展空間。
當然了,孫權集團也是一樣的。
不過陳逢向來都是不怎么擔心孫權集團的。
除非周瑜、魯肅這兩個狠人都是長命種。
不然的話,孫權集團,還真就是不值得去在意的。
但歷史已經證明了。
周瑜不是長命種,魯肅更加不是。
而且,更為關鍵的是,由于前者的剛烈性格,哪怕是歷史發生了某些改變,他也一定還是會早死。
充其量,也不過是多活幾年罷了。
除非周瑜能夠學會退讓。
但這可能嗎?
歷史上,赤壁之戰以后,劉備荊南在手,關羽江夏在懷,這般局勢之下,換個人來,估計怎么都會稍稍退讓一步了吧?
就像是魯肅,他就在繼承了周瑜的軍事理念以后,將兵馬退到了陸口一帶。
然后,程普就成了江夏太守。
沒辦法。
如果劉備集團不退讓的話,那么江夏的關羽,直接就會成為一顆死棋了。
因為那時的局勢,直接就變成了魯肅、孫瑜(柴桑)夾擊關羽。
若是不退,關羽必然會死。
不過或早或晚而已。
劉備可能會接受這種結果嗎?
顯然是不會的。
所以魯肅用出這一招之后,也就順利地拿下了大半個江夏,同時保證了極大的戰果。
但周瑜當時可是一步都不退的。
哪怕自身被荊南、江夏兩路兵馬夾在了南郡一帶,也是一步不退的。
這樣的脾氣,是歷史改變就能動搖的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總的來說,孫權集團是不必太過擔心的。
只要保證他們不把目光轉向西面的荊州,那么最終的獲勝方,就一定會是劉備集團。
諸葛亮或許沒有看到這些東西。
畢竟,他不像陳逢一樣,直接可以站在歷史的前端,對局勢進行「高瞻遠矚」的分析。
但他卻是自信的。
也正因為這股自信,諸葛亮的追求,也就變成了有一個合格的盟友牽制曹操。
而這么一來,他自然也就跟陳逢想到一起去了。
不過這些劉備顯然是不知道的。
因此,他在皺著眉頭思索了一陣之后,直接就提出了另外一種觀點:「以如今之局而言,子龍可否北上?」
「等。」
「等孫權派遣使者前來,方可名正言……」
陳逢跟諸葛亮同時開了口,而后皆是驚訝地看向了彼此,似乎都沒有想到,他們竟是想到了一處。
「哈哈哈!」
「子吉、孔明這是想到一起了吧?」
看到這怪異的一幕后,劉備先是愣了片刻,而后便哈哈大笑著點頭道:「不必多說,我已明白該如何做了。」
說完,他就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