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逢還有一句話沒有說。
或者說,他在這番話當中,并沒有把那一個最重要的支點表現出來。
曹洪必須上當。
這是一切的開端。
沒有這一點,陳逢所說的再好,那也都不過是空中閣樓罷了。
劉備明顯是能看出這一點的。
也因此,他將陳逢叫了過來,希望能從后者口中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桉。
但陳逢沒說。
也正因此,劉備內心里,不由得就出現了一些擔心。
亦或者說,他原本的那一點擔心,到了此時,慢慢地被放大了。
這不能怪他。
實在是計謀一類的軍事行動,往往都是需要對方進行配合的。
如果對方不配合,那他們就真的沒轍了。
就像是當初赤壁戰場,如果曹操并沒有固執地想要南征,想要一戰而定天下,赤壁之戰還可能發生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說到眼前,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曹洪真的選擇了將計就計,他們方才可以正式地作出應對策略,并且在之后徹底掌握主動。
但若是沒有呢?
曹洪如果當了烏龜呢?
那時候,他們可就完蛋了。
一來,后勤補給的壓力將會直接增大。
二來,荊州、交州都是百廢待興,完全支撐不起十一萬大軍太長時間。
三來,曹操隨時都可能會率大軍前來。
以上三點,大概都可以算是最重要,也是最值得去關注的三個方面。
但偏偏,這些方面的問題,劉備集團暫時來說還沒有解決的辦法。
畢竟,南陽不是赤壁。
曹操也不會帶領疲軍到來。
荊州、交州的情況,也是一時半會兒難以解決的。
哪怕是有諸葛亮坐鎮,但也只是將許多的問題延后罷了。
而且,這個問題之大,除非當場把大軍撤回去,只是使用最低程度的糧草供應。無錯更新
否則,便是無解的難題。
有人或許會說,難道十一萬人回去了,就不需要吃飯了嗎?
當然不是了。
問題的關鍵,其實并不在于十一萬大軍,而在于這十一萬大軍背后所用到的力量。
除此之外,也還有著十一萬大軍當中本身就存在的問題。
比如說,將近五分之二的輔兵。
散了以后,這些人可就是直接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各尋各的出路了。
若是不散呢?
時時刻刻都得耗費糧草軍餉!
再加上后方運輸的力量、支撐的力量……
等等加在一起,這十一萬大軍,也就只能是暫時的軍隊了。
那么問題來了。
如果想把這十一萬的“中”軍變成常設,需要什么呢?
拋開拓土不講,如今的劉備集團,其實最需要的是發展時間,以及在這個時間里,開辟出來的荒田。
總的來說就是,這十一萬大軍看起來很多,但不論是劉備還是陳逢都很清楚。
這就只是一支短暫的軍事行動罷了。
如果拖延了下來,而且還撞上了曹操的主力。
不管輸贏。
或者說,只要曹操擺出了對峙的架勢,他們也就輸了。
眼下其實也是一樣的。
只要曹洪不將計就計,他們便只能想辦法去攻克一座座地城池。
這將要多長的時間?
四個字,無法計算。
劉備的擔心,也正在于此。
陳逢其實也挺擔心的,不過他的內心里卻很是自信。
自信曹洪一定會將計就計。
因為不如此的話,曹洪就只能。
第二百六十五章重拾信心,好消息終于來了!
當一次烏龜。
而這也就代表著,哪怕他勝了,也是沒有任何功績可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