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說不說,馬謖確實是一個聰明人。
最起碼,他能輕而易舉地從諸葛亮的嘆息聲中,分析出自己的前途就要沒了。
但他卻實在是想不明白為什么。
因此,內心里就憋了一口氣。
“諸葛軍師,您今天怎么了?”
不知道多久以后,馬謖終于忍不住了。
諸葛亮看了看他,然后突然就笑著搖了搖頭,道:“沒什么,只是軍師良久不至,我心中有所煩悶罷了。”
“或許軍師走了小路呢?”
馬謖判斷道。
他顯然還沒有發現事情的嚴重性。
或者說,他根本不知道,諸葛亮那一笑代表著什么。
當然了,諸葛亮的笑容,除了他自己之外,其他人確實也都很難猜測是個什么意思。
不過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直到這一刻開始,諸葛亮徹底地給馬謖地前途畫上了一個句號。
當然了,這么說其實算是夸張了。
因為馬謖的前途,其實是不會受到多少影響的,以后該有的高官厚祿,那也還是會有。
畢竟,他們家確實幫了劉備集團不少忙。
但問題在于。
諸葛亮之前的時候,一直以來都是把馬謖當做繼承人來培養的。
現在?
沒有了。
他完全沒有這樣的想法了。
并不僅僅是因為剛才馬謖的最先開口,以及其中所帶著的某種忌諱。
更關鍵的原因,其實是在馬謖剛剛說的那一句話里面。
諸葛軍師,你今天怎么了?
這句話看起來沒什么問題。
但真要細究起來,這里面卻是包含了一個巨大的問題。
馬謖在質疑他。
這當然不是什么要緊的事情,實際上諸葛亮也沒那么小氣。
要緊之處在于,馬謖沒憋住那一口氣。
他本來應該保持沉默的。
也就是說,受了委屈之后,也都沒有任何的表現。
那樣的馬謖,絕對會讓諸葛亮再高看一眼。
如果他開口說的是別的話。
比如說,陳逢或許很快就會來了,這大概也沒什么,諸葛亮依舊還是會把他當做繼承人來培養。
關鍵在于,馬謖剛才說的是你今天怎么了。
這句話很有問題。
起碼在此時的諸葛亮看來,這句話里面所包含的問題很大。
比如,萬一某天諸葛亮下達了某種軍令,讓馬謖去鎮守某地,他就有可能會違背命令。
這樣的人,還能成為合格的繼承人嗎?
反正諸葛亮覺得馬謖已經不適合了。
他也不知道為什么。
或許是因為,自己在慌亂之下,對方也跟著慌了。
也或許是因為,馬謖沒有憋住那一口氣。
當然,更大的可能其實在于,諸葛亮看出了馬謖這個人沒有耐性、且固執己見的一面。
因為按照諸葛亮的性子,此時此刻的他,大概已經在道歉了。
這一點,他已經讓馬謖看到了無數次。
是的,他也有慌亂的時候,也有難以平靜的時候。
每當這個時候,他實際上也會忙中出錯。
不過由于諸葛亮的謹慎,他每一次的慌亂,都沒有造成任何的損失。
簡單來說就是,他或許在前一晚還想著舉大兵伐曹,第二天也就清醒地認識了自己的不足。
或者不需要等到第二天,當天晚上他也就能發現自己這般想法的不可行了。
但馬謖卻沒有這種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