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他及時反應了過來,不然的話,諸葛亮估計還能看一陣笑話。
“如此嗎?”
諸葛亮臉上現出了一抹失望,也不知道是因為陳逢不再委屈了,還是因為看不到笑話了。
“另外,若只是成婚之事的話,你問我可就問錯了人,當初我成婚之事,幾乎都是大人一手操辦的,我只如提線木偶一般。”
“所以?”
陳逢眨了眨眼。
諸葛亮道:“所以,如果子吉你是想問成婚方面的禮數問題,應該去問旁人。”
“比如?”
陳逢又問。
“景興先生……嗯,他現在還在前線,倒是不合適。”
諸葛亮最先想到的是王朗,但想到對方此時的所在后,便話鋒一轉,道:“不過他的兒子,倒也是四方具名英才,于禮數方面的學識,可謂盡得其父真傳。”
“除了他呢?”
陳逢本來是想答應下來的,不過一想到自己跟王朗才是一輩的,于是便想找另外的人。
“其他人……”
“對了!”
諸葛亮認真地思索了一會兒后,突然眼前一亮,道:“眼下襄陽就有一人,乃是天下皆知的大儒,不僅自身能力不凡,就連他的一些學生,也都已然四方具名。”
“誰?”
陳逢連忙追問。
諸葛亮壓低嗓門說了一個名字。
“宋忠?”
陳逢皺了皺眉,總覺得這個名字有點膈應。
實際上來說,這個名字在當代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是的,當代并沒有送終這么一說。
可陳逢終歸還有著前世的記憶。
聽到這名字的時候,就能感覺到一陣膈應了。
當然,他很快就從封建迷信當中走了出來,點著頭道:“好,我知道了,過后我就去找他。”
說完以后,陳逢就又開始看起了書。
治政是不可能治政的,但下班早走肯定也是不行的,只有通過看書混混日子了。
諸葛亮很清楚他是個什么人,所以見到之后并沒有覺得奇怪,徑直便投入到了新一輪的工作當中。
……
“所謂禮……”
宋忠在見到陳逢之后,先是拽了一大堆的各種禮節,最后看他不耐煩,方才把最佳答桉拿了出來:“因而,使君若要成婚,當請玄德公為之證也。”
宋忠的這番意思,簡單來說就是,陳逢如果成婚的話,最好要找一個地位夠高的人當證婚。
當然,最關鍵的是,這個人也能幫他把整個婚禮辦的妥妥帖帖。
而縱觀整個荊州,能滿足以上條件的,自然便是非劉備莫屬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在三國,朝九晚五】【】
“多謝。”
陳逢秒懂,表達了感謝之后,就匆匆忙忙地出了門。
他內心里很是慶幸。
慶幸這個婚禮不是由宋忠來操辦的,否則的話,雖然他不會被封建迷信這一套給影響,但……
終歸會有點膈應。
晚飯,陳逢又是在郭家吃的。
在席間,他毫不遮掩地就說了自己要娶郭女王,同時也說明,自己不懂禮數,如果這番話沖突的話,就當他沒說過。
過后,會有人幫他做符合禮數的事情。
郭女王的兩個兄弟都沒有半點反對,甚至還隱隱有一種迫不及待的意思在其中。
陳逢見此,瞬間就沒了繼續詢問的想法。
不然的話,他這一個婚禮,恐怕最終會變得面目全非,甚至完全不符合禮法。
到時候,史書上最少也有一句不禮送給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