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之后,楊嚴忽然發現有點不對勁,他好像忘了一件什么事情。
嗯,他的行李呢?
趕緊讓司機師傅停車,“師傅,倒轉回去,我要拿一下我的行李箱。”
司機師傅點點頭,打一下方向盤就打算回轉。
玲花剛剛反應過來,急忙喊到:“不,不用回去。”然后轉頭對楊嚴道:“楊哥,我已經把行李箱放到后備箱里了。”
啊?“謝謝你。”
“不,不用的,這本來就是助理的工作。”
楊嚴看她臉都憋紅了,有點莫名其妙,點點頭就沒再說話,不過有了助理倒還是不錯,起碼能幫自己查缺補漏。
然后在看到玲花一手一個,輕輕松松就把行李箱從后備箱里掄出來時,更加覺得有這么一個“怪力少女”跟著還不錯。
就是,萬一被記者拍到了,會不會覺得自己在虐待助理……
到了唐山,進了組,楊嚴卻沒有立刻進入拍攝當中。
最近一周都沒有楊嚴的戲,但是副導演卻給他安排了一個任務:
學習唐山話。
楊嚴聽到這個新任務的時候都愣住了,他問輔導員:“為什么要學習唐山話?我們這部電影全程都是用唐山話拍攝嗎?”
副導演點頭,道:“大部分是的。”
是嗎?
楊嚴回想起自己曾經在電影院看過的《唐山大地震》,他怎么完全沒有一點印象,按理來說,如果一部電影是用方言演繹的,多少都會讓觀影者缺少一點帶入感,并且感覺到一些突兀吧。
這件事應該讓他印象深刻才對。
但是等他看到徐帆,這位實力派女演員拍攝的一幕戲時,他忽然就明白了為什么自己會忘記《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全篇采用唐山話這個設定。
語言也許是有界的,但是一個人的情緒表達,以及她的肢體語言是無界的。
徐帆的表演渾然天成,讓你一下子就能夠被帶入到整個情景中,你都不需要聽清她具體在說什么,就能明白她的意思。
情節太過深入人心,也就不會在意“唐山話也許聽不懂”這些“小細節”,反而因為這些經驗豐富的演員所擁有的出色的演技,你會忽然覺得唐山話更加有代入感。
不愧是1995年就因主演話劇《阮玲玉》獲得了第十三屆“梅花獎”,1998年又憑借《不見不散》獲第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女演員獎;
而在影視上拿到獎項后,又再次投入話劇事業,在2003年成功飾演曹禺名劇《日出》中的陳白露的實力派女演員。
關于這位女演員的信息,楊嚴也是最近才了解清楚,全是胡軼韜多方打聽而來的資料。
因為這位女演員不僅是整部電影中除了“姐姐”方登外的絕對主演“媽媽”,同時也是《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的導演馮小鋼的現任妻子。
導演的妻子,嗯,還是需要了解一下的。
按照胡軼韜的意思,如果可以的話,是希望楊嚴接著飾演徐帆“兒子”的機會,認個干媽,從而拉近他和馮導的關系。
嗯……
楊嚴對此稍微有一點點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