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算來個先斬后奏,先把所有的情況都了解好了,確認好了,然后再跟胡軼韜攤牌……
因為胡軼韜近來想要讓楊嚴多接一些代言什么的,大概就是覺得前面的努力已經得到了收獲,現在是時候收割一波了。
楊嚴當然也不反感,但是吧,相較于商業活動,他還是更喜歡拍戲。
胡軼韜卻覺得可以給楊嚴多接一些大制作的男二男三號練練手,或者是一些小型商業片的男一號,他覺得當下楊嚴沒有必要再去出演一些文藝片了。
文藝片有《海洋天堂》就夠了。
楊嚴對此持有反對意見,他一直把文藝片當做是一種歷練,可以借此來打磨他的演技。
說實話,有一些商業片實在是不需要太多的演技,整場戲演下來,感覺還不如去多接幾場商演,還能掙到更多的錢,又不用在片場這么一個單一的環境下一直耗著。
有的時候在片場拍不到自己想要拍的戲,過不了戲癮,真的很難熬。
而且接商演活動,還有更多的機會能夠和劉亦茜碰上,兩個人也能時常聚在一起,約個會什么的。
所以吧,他是比較傾向于一部文藝片,然后再一部商業片,這樣輪回著來的。
《龍門飛甲》是商業片,所以他想要在明年再演一部文藝片來著。
《鋼的琴》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沒過幾天,楊嚴和秦海路約好了去她的辦公室商談《鋼的琴》這部電影的合作事宜。
是的,合作。
楊嚴想要投資這部電影。
嗯,雖然這部電影是一部文藝片,票房注定不會很高,但楊嚴覺得有自己的出演,這部電影還是能夠回本的。
重點是文藝片投資小,他也能夠出得起錢。
而他自己投資了這部電影的話,在劇組的話語權也會更大,能夠抵消掉他和這部電影中主角形象的不符的質疑。
《鋼的琴》是一部喜劇片,但也是一部悲情片。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父親為了女兒的音樂夢想而不斷艱苦努力,最后通過身邊朋友的幫助用鋼鐵為女兒打造出一架鋼琴的故事,通過小人物幽默與艱辛,展露一段感人至深的親情和友情。
通篇完全在用幽默詮釋心酸,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小人物的故事。
主角一點都不偉大,甚至可以說是社會的底層人員。
就算是最終的結局,他也沒有做出什么經天緯地的大事兒來,而僅僅只是用鋼鐵為自己的女兒打造出了一架鋼琴。
如果按照一般電影的套路,最后這架鋼琴應該是真的才對。
平凡的父親結局也應該會成為一位偉大的父親,為了女兒拼命打拼,最后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女兒買一架店里面最漂亮,最昂貴的鋼琴。
但是《鋼的琴》里的主角“陳桂林”卻并沒有這樣做,也從來沒有這樣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