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早起努力碼字,沖啊沖啊沖啊,這篇文章深有感觸】
因為最近很流行的說法就是bj的學生考清華北大很容易,那么bj的學生和外省的那些狀元們相比水平會有差么?
如果在進入北大清華之后,地域的差異并沒有影響個體的發展高度是否意味著現有的選拔制度是合理的?
和她談了很多。也反思了很多這個問題。總結了下,我說說我的感受和看法:
我想我有必要開宗明義地講一下,我只是陳述我這些年的見聞。我老家在農村,初中就讀于一家小縣城中學,高中來到省會城市,大學考到清華,大學期間還輔導過學生,我親身體驗到了中國各個發展程度不同的地區在教育資源上的差異。
至于社會是否公平,制度是否合理,不在我討論范圍之內。所以如果你覺得我描述的現象不公平,那也請你想清楚:我,就是你所說的不公平遭遇的實際經歷者、承受者。
我相信我的答案還是道出了一些人的心聲的,所以我也希望有的人不要把贊同我的回答等同于維護這個制度,謝謝。
作為一個外地考生,我曾經一廂情愿地以為,清華北大在bj招生名額多,所以bj學生比起我們一定弱爆了,你們有啥了不起啊,信不信來sc我分分鐘考死你啊。呵呵,老子來清華了,你們就等著給我們墊底吧。
群里有些同學質疑才藝的作用,并且玻璃心地認為我說大城市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發展自己的才藝,所以素質更高更應該被錄取。才藝最重要的價值不是拿來比較考核,才藝最大的作用是豐富學生生活,讓人快樂起來。
我說小縣城學霸容易缺少發展個人才藝的機會,不是說他們素質低人一等,而是他們太容易把考第一當作自己唯一的愛好了,但是當他們到了強手如林的名牌大學,第一名離他們遠去之后,太難找到生活的樂趣所在了。
有種觀點很有趣,意思是說“從落后地區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天賦上自有其過人之處,所以……”。這句話符合大多數人的想法,但以我多年來的實際觀察,對來自教育相對落后的地區考入名校的學生而言,這種想法帶來的負面作用遠大于正面作用。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相信自己的杰出而是接受自己的普通,不是盲目相信自己在中小學時代神話將會延續,而是從獨立完成每一次作業、跟上每一堂課開始做起。
而他們的普通,并不是徹底的泯然眾人,而是在優秀環境中的普通。但是的確有許多人沒有完成從“英雄”到“凡人”的心態轉變而墮落。但只要堅持下來的人,最終取得的成就還是不錯的,但是在他們所比較的環境來看,他們取得的成績依然是“普通”的。
結果實際上,bj學生的表現整體上是比較優秀的,而且實際上名牌大學里比較容易墮落墊底的是小縣城學霸……
小縣城教育條件落后,學霸為了考入名牌大學在學習上投入的時間要多于京滬大城市學生,興趣愛好、視野就遜色了。
而bj學生的優勢在哪里?
視野、才藝這些容易引起爭議的,我就不說了,只說學業。
bj在基礎教育上的優勢之大是我在外地的時候難以想象的。
我曾經在bj一家教學機構長期輔導高中生參加物理競賽,也帶過多年的家教,bj優秀的中學生的水平真是好的出人意料。
而且我發現,盡管清華北大在bj招生名額很多,但是父母教育程度不高的bj土著家庭卻很少有孩子考上清華北大。
就我在bj的生活經驗來講,盡管清北在bj的招生比例遠高于外省,但是對于很多土生土長的老bj而言,清北還是那樣遙不可及。
我甚至可以講,清華北大在bj的招生名額,多數被那些早些年通過自己努力考入bj、留在bj的外地人的后代所瓜分。
我在清華認識的bj同學,大多數父母教育程度都很高,就職于bj的政府機關、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等。
你只要想想,每年有多少學生考入bj的高校,然后留在bj繼續發展就可以理解,bj的學生家長這個群體相比外地學生家長這個群體,在教育程度上的優勢是不斷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