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的戶籍制度沿襲明制,李昭因孤身一人,所以他自己便是戶主,而籍貫等身份信息自然都從奴籍上一脈相承下來,只是戶種卻變成了民戶,也就是普通老百姓。
當然,有了人身自由,有了各項自主權利,也得承擔相應的義務。
實際上脫奴有時候最麻煩的點也在這里,因為以前的那些徭役賦稅真要拿出來說道,只要衙門里主事的吏員有心稍微卡一下都是可以的。
這樣時間一拖長了,就容易出變數。
所以很多人寧愿出錢消災,當初那賴尚榮也是這么過來的。
不過李昭卻沒有這個擔心,他可是皇帝老爺“關照”的人物,就算順天府只是這么隨手的處理,但也不可能下什么絆子,只求著盡快過了這一茬兒。
除非之后李昭身上再無什么長進,他們再碰到的話那就無須給他什么面子了。
“還請在這上面先登記了,若等你有了新的住處,也得記著,去衙門里報備一聲。”
李昭點點頭,接過那冊子,卻聽對方介紹,這竟然叫做“黃冊”。
上面除了戶籍信息,還有徭役、稅賦等基本訊息,可以說不弄虛作假的話,一個人的往來因由就都在這上面了。
李昭小小年紀就賣身入了榮國府,作為榮國府私奴,自然沒有繳過賦稅服過徭役。
但現在沒有了大門大戶的庇護,他就得靠自己了,順天府不會追究過去,但將來可就難說了。
所以這樣看來,往后自己還得注意一下。
“自此后,你便不再是這榮國府的奴仆,他們也沒法再約束于你。不過若你還自愿待在府上,我等亦不會強求。”
大概是見李昭態度謙虛謹慎,那吏員最后又多嘴了兩句。
顯然他們也不是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了,脫籍這種事情,得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家生子,另一種則是賣身為奴,而約定了一定期限的話,契約到期,會自動解除。
李昭雖也是賣身為奴,但卻是賣了個徹底的,所以如果不脫籍的話,一輩子都得在這里做奴才了。
不過有些時候也會有不同的情況,比如說到期之后再“續”的,不是當奴才有多好,而是出去了更糟糕,在府里待久了,出去反倒不知道要做什么好了。
除非是混到如賴媽媽、賴大家這等的,才算是真正翻身做主人了。
不過,李昭這樣被寫在圣旨里的,是頭一份,這或許是一種榮耀,但也是一種負擔,他沒有退路,若是反倒又投身為奴,那皇帝的面子往哪兒擱?
當然不單是李昭得考慮這點,榮國府同樣得考慮這個。
所以送別了那些順天府吏員,李昭回到了院子里后,卻又得了平兒的召喚。
“你是要立刻便走,還是等二爺回來?”
李昭想了想就道:“自然是等二爺回來,我還有些事情,須得他應允。”
平兒暗嘆了口氣,突然從懷里取出幾兩碎銀子遞給了李昭,李昭詫異道:“平兒姐姐這是……”
平兒按住他的手,讓他收下來,然后說道:“往后你便要在外獨自闖蕩了,沒有銀錢怎么行?你往日里也不知能攢下幾個錢,我這兒剛好有一些,你便先用著。”
李昭心中很是感動,平兒顯然不是對他有什么所求,又不像是李嬤嬤與前身有關系,這完全是一片好心。
果然是個善良的可人兒,李昭心里那種對賈璉的嫉妒又翻騰出來了一點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