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一覺醒來,只覺神清氣爽。
可能是因為昨天出了氣的原因,回來就一覺直接睡到了天亮。
李嬸昨晚上得了顧遙的囑咐,還記著來提醒他,要去鎮府司點卯,然后正式開始他的繡衣衛生涯。
然后過不久,顧遙大概也是不放心,還親自找上門來了。
“顧總旗,勞您等候了……”
顧遙望著李昭的臉色,笑道:“怎么,還沒醒酒?”
李昭苦笑道:“實在是屬下酒量太差,往后怕是不敢再這樣喝了。”
顧遙呵呵笑道:“咱們繡衣衛又不是那些命官,沒那么多的酒宴應酬,往后就不必擔心這個了。”
李昭點點頭,然后就隨著顧遙他們一起,繞到了鎮府司衙門里去。
其實,昨夜之所以敢于去做那件事情,李昭還有一方面的底氣,就是來源于這繡衣衛的職務。
這樣即便是他真的不幸暴露了,這個身份也還是起到一定作用的。
畢竟他已經領了號牌,那就是繡衣衛自己的人了,那邊拿不到證據的情況下,想要憑借一些推斷來拿人是不可能的。
繡衣衛也是要面子的,只有他們給那些官員好看,怎么可能讓對方來蹬鼻子上臉。
當然,李昭估計那邊要是知道了他的身份變化,就算能夠猜到是他,估計也不會來找麻煩,起碼明面上不會有動作。
繡衣衛和暗衛不同,人員變動外界有心打聽的話是能知曉的。
那位楊公子并非是一個莽撞之人,看來反倒工于心計,他如果真確認了是自己,想要報復回來的話,肯定會提前調查好,然后馬上就能知道李昭被皇帝正式收編,成了繡衣衛中的一員。
別看只是一個繡衣衛小旗,但對于京城的這些官員勛貴們來說都是不好惹的,更別說只是一個公子哥。
除非楊公子愿意自己的父兄知道,他是因為貪墨了別人求辦事給的銀子,結果非但沒把事情辦成還將人羞辱了一番,因而才惹上了這樁官司的事情。
那樣子就算他父兄愿意幫他忙,他也顏面全無了。
按照李昭從他心聲里聽到對他的了解,此人極好面子,而且在家人面前偽裝的很好,定然不會愿意讓他們知道此事、
何況李昭先前才上過圣旨,只是遲遲不見安排,大家才不覺得他有什么了。
但是現在轉頭就被安排進了繡衣衛,出手的還能是誰?
就跟之前開店一樣,還是那一招扯大旗,而且是讓別人自己腦補以為你的大旗是誰。
當然,李昭還不知道,這次的事情已經有另外的人給他頂缸了。
“近來局勢平穩,咱們也能多得一點兒閑。”作為“后勤組”,他們這甲字旗的好處,就是沒事的話就真的是在這衙門里閑著,酒是不好喝的容易誤事,那就只能喝茶了。
歷經宋元時期的動蕩之后,前明以來,茶文化又有了新的發展,不管是在樣式、器具,就還是在品飲的方式上,都有了許多演進。
而且茶館越來越普及,平民百姓也越來越接受這種飲品。
像是現在,顧遙就直接在自己的小院里泡起了茶,然后招呼著手下的人都一起來喝。
一個總旗按編得有五十人,但人員上總會有缺編的,不可能總是滿員,像是顧遙這個旗下便只有四十多人,其中李昭的亥字旗除了他之外還缺編兩人。
另外七個人李昭現在也算見過了,不過因為他自己還是菜鳥,也不知道給他們安排什么工作,所以暫時還是維持著之前的樣子,由顧遙直接統管。
于是此時包括李昭在內的八個人就也都圍繞在顧遙的身邊,聽他在那里聊天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