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一個人既成就武道罡氣,又能成就天人合一,既將自我濃縮成一個小點,又可放射到整個天地之間,這就更是李忘塵無法想象如何做到的事情了。
在武道上的收獲十足可喜,接著需要思索的,便仍是此前的大計。
李忘塵由今日所發生的事情,想到當下臨安府的局勢。
當諸葛正我倒下,大宋官方的勢力便將進行不可逆轉也不可阻止的失衡,蔡京高求秦檜一伙將以史無前例的囂張姿態走上前臺,徹徹底底掌握趙佶這個“漢獻帝”,擁有號令京師群雄的一切合法手段。
而連遠在偏僻之處,昔日諸葛正我指點過的一個小小捕快都能遭受迫害,那么臨安府是如何情景,似乎已能有所想象。
但就是這樣,反而令李忘塵疑惑并警惕。
就算失去了諸葛正我,元十三限也等同于脫離蔡京,雙方各自去掉最頂尖戰力。而回去的部分內有四大名捕,也有蕭秋水、段譽、郭靖三個主角,依然有強勁雄厚的實力坐鎮,怎么會給蔡京、高求、秦檜囂張到這個地步
這倒不是個沒有答桉的未解之謎,實際上李忘塵很清楚既然有一個楊虛彥,就有第二個第三個楊虛彥,蔡京、高求、秦檜的屬下大概不是原作中自己所知的幾位,而是在這個綜武世界中匯集了更多更可怕的人物。
臨安府的勢態似乎不容樂觀。
在此前,李忘塵也有心詢問元十三限楊虛彥的神秘來歷,但最終得來的不是答桉,而是不屑哼聲,他自討沒趣,知道這老頭兒沒有理由幫助自己,以后最好當他
是個透明人便罷。
透明人的意思是沒有利也沒有弊,他唯一想要的是尋找天上地下只對他有意義的所謂活著的感受。甜山一役令元十三限名聲大噪,但只有他和李忘塵知曉,他的前身成了個關鍵時刻推卸責任的懦夫,現在則也變成個茫然無知的白紙,李忘塵相信他不會再冒然涉足臨安府的種種。
這也是諸葛正我看清了元十三限為求勝利所做出的手段,用遺言保證元十三限去尋找什么生命意義,這位聲名斐然的諸葛先生的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盡力操作,若人生是一場游戲,他的這局游戲就算失敗,也一定是“盡力局”。
李忘塵敬佩諸葛更敬重諸葛,而現在諸葛已去,這件事情多多少少與他有關,他不是個大圣人但也有責任心,所以接下來他要與四大名捕這等年輕一輩共同撐起眼下的局面。
元十三限大概永遠不懂得這種感受,因為在李忘塵看來他就是個沒有責任心的人,他小看元十三限,不管是之前那個還是現在這個。
這話不必現在說出,李忘塵決定記在三十年后,甚至或許也根本用不到三十年這么長久。
收拾心態之后,兩人接著朝臨安府前去。
之前李忘塵所說的話語,好像對元十三限沒有造成影響,起碼他在行為上并無任何多余的變化,仍然與李忘塵若即若離,像是兩個恰好走在同一條道上的陌生人,但心里到底怎么想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這次的速度比此前更快幾分,僅用了三天,就能隔著一場細細密密的小雨,遠遠看到臨安府的城郭出現在視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