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忘塵回到自己的房間。
他不可否認自己在挑釁元十三限,其實他知道元十三限做錯了事情,元十三限自己也知道,但這是雙方無法說出的話語,因為李忘塵怕死,而元十三限要面子。
到頭來,也只有用這種話術進行極為勉強的交流,這算是某種程度的陰陽怪氣,也是李忘塵的發泄。
不過陰陽怪氣僅止于陰陽怪氣,發泄也絕不可能成為更有力量的東西,若將兩個元十三限的一項一項罪責列出個表格來,眼下的元十三限僅有殺死諸葛正我一項,并且他自己一定頗為后悔,而如果是之前那個元十三限,李忘塵則一定半個字也不敢說,并且有多遠跑多遠。
今次能救下那對母子也是元十三限示警,李忘塵這次的行為算是某種意義上的欺軟怕硬,他自己醒悟到了之后,也意興闌珊,深恨自己的無能。
等回到房間之后,李忘塵很快忘記了此前發生的種種一切,沉浸在自己的武功當中。
若不算諸葛正我的去世,此番甜山一役對他而言其實有極大的好處,李忘塵成為了小三合得二的高手,在精、神二道上頗有成就,而以人間行走對標的身份“仇統”也逼近小三合得三的圓滿境地,此前的臨安府對他而言是須得小心翼翼行走的一片天地,但重回此地后李忘塵將會得到真真正正縱橫披靡的機會。
而更喜人的是打開“萬類霜天競自由”這道不可想象的“”大門,足可以成為李忘塵消耗令牌的一大渠道,并且還將其轉化為實感極強的精氣神,每一份都可踏踏實實也清清楚楚地把握在掌中,令他的未來也前途無量。
隱隱約約,他甚至可以觸摸到更上一層的全新世界,那就是“精神”二道結合的“天人合一”。
那
種境界李忘塵見過,元十三限的怒火與殺意化作了雨水與雷光,諸葛正我的恬澹嫻靜則成為風氣與云流,兩個人的喜怒都成為天地間的某種征兆,或者說天地成為他們的陪襯。
現在李忘塵方能稍微感受到其中的端倪,如果說武道罡氣是將自我凝聚成一個濃縮到極限可對抗世界的小天地,致使真氣不滅、不壞、不增、不減,那么天人合一就是將自我徹底湮滅放射到整個大天地去,彌散在天上地下任何一個地方,無處不在,無處不是自我。
兩者或可比喻為單純的質與量的關系,武道罡氣是堅不可摧的單體神兵,天人合一境界則可批量制造出無窮無盡的軍隊
但具體而言,也不是那樣粗略的情況,其實武道罡氣也有極快的恢復速度,而天人合一在某些極端環境、情緒的作用下,可超過武道罡氣的威能,比如一位天人合一的大宗師無比憤怒,所習武功又與雷霆火焰等暗合,再恰逢雷雨天氣,就可以人助天勢、天漲人威,達到不可想象的威能。
從此可以看出,大三合的三條道路各有其妙,它們自有自己的偏向,但又是某種意義上的“全”,不管是爆發、靈巧、持久、變化每一種武功風格都可應用在三種道路上去,全看這位宗師自己的想法。
光以現在的武學修為,李忘塵很難想象到底一個人要怎樣去突破至大三合得二,因為在他看來其中的一條道路已包羅萬象,武者的突破通常是自身的修為超邁了當下境界所能承受的極限,但李忘塵卻深感這其中的任何一條道路中囊括的內容,都遠遠大于渺小的人。
這或許就是夏蟲不可語冰吧,即便走到了如今境地,李忘塵距離真正的宗師級別人物還是差得極遠,甚至令他無法理解對方如何但他也并不氣餒,因為以前的他都無法清楚
這境界如何偉大。
從“不知道大三合有多厲害”,到“已知道大三合的厲害之處但無法想象如何達到”,這已經是足夠自得的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