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相遇關七,聽他瘋瘋癲癲、前后錯亂的講述之后,這份預感就越發不妙起來。這份預感不依靠可言說的邏輯,不依賴切實可見的邏輯,完全出于感覺,卻又如此令李忘塵確信。
所以他不用人間行走。
這反而讓他釋放了自己。
李忘塵本不準備勝過慕容秋荻,他只期望能夠抵擋一段時間,反正有大腿關七,他有得是冒險的資本。
長久以來,李忘塵對自己的實力判斷一向理性和保守,即便有必要的道義、底線、情感支撐,會令李忘塵做出不必要的冒險事情,可是他對時局的判斷時刻保持著冷靜甚至是冷酷。
比如說,他明知道自己不是邀月憐星的對手,即便有諸多底牌,最后勝利還是需要運氣因素,但他仍會去做,因為這是他認知中應當做的事情。
但應當做不代表能做成,李忘塵認為勝率極低,心態悲觀,他當日可說是帶著死的決心前去面對邀月憐星。
現在他也有類似的心態,一開始的李忘塵并沒有期望自己勝過慕容秋荻,因為他給自己設下了局限,他知道自己能摸到頂了在哪個位置,這種知道是一種經驗的判斷,是長久以來的桎梏。
一個小三合得二的武者,怎么可能是小三合圓滿的武者的對手
李忘塵有這樣理所當然的覺知。
畢竟現實不是動漫,而是武俠,武俠里極少出現大喝一聲完成突破的橋段。前世有人說武俠是成年人的童話,而成年人即便沉溺于童話故事中,也絕對不愿相信這種臨時爆發這等感性東西。
但李忘塵錯了。
他忘了一件事情,其實從頭到尾,人間行走也并沒有抵達小三合圓滿的境界。境界是境界,實力是實力,這擁有著和李忘塵相似面容體魄的家伙根本也只是小三合得二而已,但他卻能夠擁有小三合圓滿的實力。
既然人間行走能夠擁有,我李忘塵為什么不行
當決心不再使用人間行走,李忘塵連續回顧此前的種種劍法,他將獨孤九劍、天外飛仙、神劍訣接連使用,已在須臾之間,洞悉通明某種靈光一現的東西。
那就是人間行走強大的真意。
這種種東西像是珍寶,像是明珠,被李忘塵伸手攝來,送入“神劍含光”之中。
也就是在這一刻,獨屬于他的神劍劍法,終于也大成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李忘塵恍然大悟,劍光一閃,倏然間升起一股超乎尋常的綺麗光景,飛射而出,似毒蛇如閃電,蕩開慕容秋荻。
兩人出現交戰以來的首次停息,一左一右的矗立于街道兩旁,靜立而視。
在這一刻,李忘塵的心思總算可在激烈戰斗中稍微分開一些,形成清晰活動著的思維,“人間行走之所以一直強大,并不是沒有由來,其實是他渾身上下一直都有個運轉著的武功,因與肉身神魂緊緊相連,以至于我絲毫沒有發現。而那武功就是就是他媽的萬類霜天競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