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訪談后面居然還有內容?”
老讀者買《浮文志》,只看前面三分之二,后面的作家訪談啥也不是,沒有一丁點干貨。
很多訂購的讀者隨便翻翻,畢竟花錢買的。
可誰也沒想到,今日的刊物有意外驚喜——三篇國外的連載。
顧陸覺得連載的內容太靠后了,也正是因為如此,都排在水字數的訪談后面了。
[三千萬人的天才作家顧陸!人性開出的惡之花,引誘民眾走向深淵,只有深淵走出的偵探明智小五郎能將其摘除!]
“天才作家?斯國一!我們霓虹才1.2億,四分之一霓虹人口的天才作家?”
“深淵走出的偵探?有些期待感。”
“引誘民眾走向深淵?怎么個引誘法。”
霓虹編輯太田史客取的外號有點科學依據,2012年霧都人口是2975萬人,四舍五入說是三千萬人也沒毛病。
甭管是有興趣感到驚喜的讀者,還是興意闌珊闌珊的讀者,都是抱著“買都買了,肯定要看看”的心態。
《目羅博士不可思議的犯罪》
“好——獨辟蹊徑的犯罪手法,居然是讓受害者因為好奇心自己模仿,又合理又特別。”
《d坂坡殺人案件》
“明智和傳統偵探的正義——他甚至不追求真相,他追求有趣。雖然福爾摩斯也是追求有趣,但歸根結底是案件的復雜,享受破案時的冒險與頭腦風暴。明智就更在意兇手的反應,甚至真兇不真兇都不重要!”
“居然提到薩德侯爵,老板娘的死因居然是因為這個!玩得這么變態嗎?不過我喜歡。”
“如果兇手不去自首的話?我甚至認為明智不會去舉報。”
薩德侯爵很出名吧,被譽為鼻祖,代表s。與奧地利作家馬索克,并稱為“s—”,受虐癖和施虐狂就出自于此。
《天花板上的散步者》
不少讀者看完,抬頭看了看自家天花板,第一個反應是想要模仿兇手,第二個反應——可惡,家里是獨棟平房。
即便不是獨棟,和鄰居房屋也是隔開的,天花板過不去……
霓虹偷窺和偷拍數據在世界遙遙領先,還是真正意義上的領先,因此在天花板上偷窺別人的生活,好像真的很有意思。
三個短篇,特別是第二個和第三個,特別符合霓虹讀者的審美!
都知道霓虹對每期的讀者評價是非常看重的,無論是漫畫,還是連載,一旦讀者評價不對勁,隨時腰斬。
[我已經好久沒看到這么變態,又這么吸引人的文章了,請務必繼續連載。]【4.1】
[三千萬人的天才作家,我覺得認為這稱呼有問題,因為我們國家一億人也沒誕生這種風格的作家!]【4.0】
[來自華夏的描寫人性的作家(劃掉),來自華夏的重口味作家顧陸,請雜志加大力度。]【4.0】
等等評價。后面的是讀者評分,《浮文志》是4.6分制,據說這個奇怪的分數是來自編輯創造的推理評價體系:“詭計1.2分、邏輯1.2分、伏筆1.2分,故事性1分”。
想法很好,讀者基本不會按照這個標準來,各花入各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總的來說,超過四分就已經是高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