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分兩頭,忙活一日的顧陸,感覺自己真的要和湯圓學習下了。湯圓說的三天時間搞完,實際僅耗時兩天就把黃色筆記本交給了他。
湯圓是如果一個多小時能完成的事,他會說兩小時。相反,顧陸可能會說“一小時完成”。一旦超時,那就開始破罐破摔地拖延了。
“看完筆記本,好好記下,數學應該可以從120提高到130左右。”李古圓說,“十多分的區間,沒什么問題。”
“靠譜!”顧陸豎起大拇指。
“我們什么時候開始收稿?”李古圓問。
不是下學期才開始嗎?顧陸話語還未問出口。
只聽李古圓說,“我們下學期要招生刊登要拿出點東西。至少首期雜志要弄出來吧。咕嚕你不會打算到時候再弄吧?”
“誰說的……”顧陸下意識否定,但語氣一頓,才帶著歉意說,“是我的問題,身為社長沒考慮好。我們社團確實應該先把首期弄出來。開刊言,我已經寫好了,等會給你。”
“坐等。”李古圓很期待,他還問,“什么樣的文?”
“等會兒發給你看。”顧陸說。
就這星期,先把筆記本送給女俠,再看房。
回家再把《少年中國說》合適的部分和默寫下來。
他記得七七八八。前世為了在妹紙面前裝逼,《過秦論》《少年中國說》等文章,顧陸都背了——只是沒裝成功。
up副業才開始,但顧陸作者主業,發展迅猛。
作品成為少年兒童出版社的一個主推書籍。
根據鳳凰網文化讀書報道,“《平面國》銷量突破60萬冊,顧陸成銷售靈藥。”
[2013年上半年,圖書銷量時長比去年同比下滑16.5%,往年熱銷品類青春校園,上半年并無爆款。
業內人士表態,這將是實體出版業最困難的一年。
然而,顧陸五月發布的新作《平面國》,卻展現出驚人的熱度。
為小眾題材開啟了一片天的同時,也展現出顧陸從“作品名氣大于作者”,轉為“明星作者”的結果。]
一周四十多萬,兩周破六十萬冊,漲幅看上去變慢了。
可實際上已是非常優異的成績。這還要感謝互聯網爭執的那群人,讓作品熱度居高不下。
有報紙直接把顧陸評價為“90后第一作家”“新銳作家扛鼎人物”。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此話一出,不少作者就不高興了。
譬如八五后作家,通過新概念作文比賽成名的作家李廣書(筆名),就憤憤不平。
高中生憑什么當新銳作家領軍人物?
他80后,憑什么比不贏90后?
“扛鼎人物,只怕是秦武王。”
“他《小王子》銷量在國內已經有七八十萬了。”
“童話沒什么好說的,都不是正經的長篇。”
“他《昨日公園》銷量也有三十萬,是今年銷量最高的短篇。”
“那又怎么樣?我對大長篇的駕馭能力可是一等一的。”
“包括平面國,他手中握著兩本破50萬銷量的,90后作家無人出其右。”
“閉嘴!你嘴里除了銷量,還能有什么。一點也沒有作家風骨!”
李廣書被朋友說得破防了。
更讓他破防的是,他主編出來一條消息,“光書,明天有時間嗎?和我去霧都一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