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打出這么幾個問號,不代表只有這么些。而是在樓主的回復下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問號。
因為太匪夷所思,所以有人開始去求證。
但這么匪夷所思的事,放顧陸身上好像又可以理解。
很快,互聯網上又霧都的網友,確確實實在八中校刊《少年》上,找到了這篇文章。
可以想象接下來的事了。當天下午,互聯網被顧陸的《少年中國說》屠版。
“這才是少年該讀的文!”
“草擬個幾把,我說幾就說把,文明去他媽。這尼瑪是能發在校刊上的東西?這尼瑪都可以上教材,上語文書了吧。”
“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啊啊啊我感覺我要燃起來了,我今天要做10張卷子,我要為華夏重登巔峰做出自己的努力!”
“讀完我直接把我家的牛一腳踢飛,然后狠狠耕了十畝地,我要為國家種土豆。”
“《我們憑什么民族自信》《如果沒有李白》雖然我知道顧陸的文章一直寫得很好,但我真的沒想過寫得這么好啊。別人家的十六歲,要讓國家重回巔峰。我扭頭看了自己家的十六歲,剛找我家長要增加零花錢,因為兩塊錢早飯吃不飽。”
“更適合華夏寶寶體質的雞湯文,雖然前面老年人和少年的比喻,有點貶低老人的意思,但這才是年少輕狂。另外有一說一,十六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四個包子一個豆漿就兩塊了,還想吃個茶葉蛋就超值了,所以兩塊錢真吃不飽。”
“我不知道什么是年少輕狂,我只知道什么是勝者為王……”
回復里面有點歪樓,討論長身體的高中生,到底要多少早餐費合適。
不過一點點小的歪樓,完全影響不了少年中國說的狂風暴雨。
非常瘋狂。
比前面《平面國》更加大勢,那叫一個摧朽拉枯。
“常校長常校長……”
“半夜三更的,打電話給我做什么?”
接通電話的常校長有點不開心,他電話里的言下之意是,你最好有事。
電話那頭,胡主任興沖沖的語氣仍舊沒減弱。
“我們的校刊《少年》很火爆。”胡主任說。
“校刊火爆不是很正常嗎?畢竟是顧陸同學當社長。”常校長對顧陸很有信心,認為以顧陸的人氣,在霧都引起轟動再正常不過。
“不是的校長,是在全國火爆了。現在網絡上都是關于我們校刊的消息。”胡主任說,“黨委宣傳部門的同事告訴我,一下午就有十多家媒體聯系,想要來學校和顧陸進行一個專訪。其中有《羊城日報》《光明日報》《青年報》這類官媒。”
從銷量和影響力來說,華夏報紙的排名。光明可以排進前三,而羊城日報可以排進前十。
因此,聞言的常校長立刻就來精神了。
“顧陸同學做了什么?”常校長可不認為熱度會從天而降。唯一的就是就是,顧陸又超出了他的預料。
“事情說來挺復雜的。”胡主任說。
“那你就簡單總結的告訴我發生了什么事。”常校長說。
“因為開刊文,小顧同學寫的開刊文太好了,好到全國都在討論。”胡主任簡單明了。
感覺胡主任說的東西,常校長內心升起一個問號。
尼瑪,什么文章能有這么大反應?
有多好?
上新夏社的《假如沒有李白》,比之差多少?
“行,那我先上網看看什么狀況。”常校長自認也是見過大風大浪,能穩住。
“另外,關于專訪什么的,先別忙。讓我先了解再做決定。”
常校長說完就掛斷了電話,起身打開了筆記本電腦。
本來晚上回家,沒工作的情況下,他基本不會玩手機的。
根本就不用搜索,因為常校長點開網易門戶,首頁新聞左大窗就是有關顧陸的。
之前網站的這位置是什么新聞?“超強臺風逼近:船舶回港”這種類型的。
乖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