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五四青年節!”蕭乾的社牛兄弟扯著嗓子大喊。
操場的社牛可不少,因此現場的喊聲此起彼伏,瞬間就亂糟糟了。
“五四青年節是因為我們華夏作為戰勝國,去參加巴黎和會。但我們沒享受到戰勝國待遇,也沒能收回魯省,甚至把巴黎和會把德意志在魯省的權益全部給霓虹國。”
“北洋政府迫于帝國主義的威壓居然準備妥協。”
“1919年5月2日北大校長蔡元培將外交失敗的消息告訴了學生們。”
“5月3日,北大學生在法科禮堂召開學生大會。”
“5月4日,3000余人匯聚在,他們高舉著[還我青島]的血書。不少學生留下遺書,因為他們抱著殉國的決心。”
“這是五四青年節的寓意。”宋思源目光環視臺下的學子,“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他們最肯學習,最少保守思想,在社會主義時期尤其是這樣。”
不少學生反應了過來,校長在引用教員的話。
就連很沒精神的蕭乾,他一下子就嚴肅了起來。
“今天的演講內容是我臨時改的,”宋思源說,“一開始我并不打算說這些。但看到了一篇精彩的文章,讓我不由自主想到九十多年前的那群青年和學生們。”
“給我們中戲的學子們分享下這篇文章。”宋思源說。
下面同學走神的很多。
也不能說不愛國,而是在當下環境非常難以觸發。
就好像蕭乾的社牛兄弟,此刻左看右看,觀察著學姐學妹誰更漂亮。中戲表演系的學生顏值頗高,所以看不過來,根本看不過來。
但蕭乾也見過,社牛兄弟在宿舍看99年的電影《橫空出世》哭得稀里嘩啦。
很顯然,多數同學對校長分享的文章不感興趣。下意識認為老師、校領導喜歡的文章,和自己是有代溝的。
“我就分享文章最后一段。”
校長宋思源看著演講稿:
“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中興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
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朽也,則吾中國為過去封建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自打在新夏社瞧見新聞,宋思源就自己去找了《少年中國說》。
看了好幾遍。
因此念到此,宋校長就抬起頭,直視著學生們。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藍星則國雄于藍星!”
宋思源校長太激動了,看著人頭攢動的學生。看著祖國未來的90后們,控制不了情緒,說話之間都“打標點”。
情緒是可以傳染的,而正巧的是,文字和語言都是很好的載體。
全場逐漸變得安靜,乃至于后面沒聲音了!
低頭玩手機,東張西望,臉上寫著“為什么還沒完”的學生們,此時此刻,唰唰!目光都看向了同一個方向。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一臉震撼的看著校長。本校學生、外校學生、社會人士都如此。
人群安靜著,但仿佛是定時炸彈爆炸前的安靜。
好一個,吾中國為未來中興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
好一個,少年雄于藍星則國雄于藍星!
蕭乾還是一樣的站沒站像,但從雙眼無神變成了現在的聚精會神。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宋思源指著天空,又指向學校里面的景觀河,“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
中戲的新校區有一個小河,從秀水湖公園引出的。
“乳虎嘯谷,百獸震惶。
鷹隼試翼,風塵翕張。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