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將發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蒼,地履其黃。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
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校長宋思源的最后一句話,都有點破音,音響發出失真的嗡鳴。之所以這么激動,也是因為感受到下面學生們的情緒。
環境是能夠影響人的。
掌聲。
“嘩啦啦!”
全場響起掌聲,因為文章介于文言文和白話文。哪怕校長沒口音,實際很多詞語聽起來,也不知道是那幾個字。比如矞矞皇皇,聽起來是“郁郁惶惶”。
但聯系前后文,能大概明白是什么意思。關鍵是最后幾句,一段一段,氣貫長虹,聽得是熱血澎湃!
從技巧上來說,四個字四個字的大量排比,再加上每段都在押“ng”韻,聽起來當然猶如排山倒海。
宋校長的閉幕致辭,就是在干柴里丟手雷,轟隆!熊熊燃燒。
“太燃了我想跑十公里”“我中華少年與國無疆”“我好像在網上看到過這篇文”“聽校長念,比我在網上看還要激情澎湃”……
學生的千言萬語,最終居然整合成一句話“少年強則國強,為中華復興而讀書!”
一位兩位!
十位數十位!
成百上千位!
更多人,聲音越來越大,直至響徹校園。
天空的太陽好像都沒這么亮了,因為此時此刻出現了兩個太陽。另外一個太陽是積極向上的所有青年們。
站在領獎臺的宋校長,聽見響徹天際的聲音,情難自抑的紅了眼眶。中華復興是有希望的!
“好,好!同學們非常好!”校長宋思源話語有些哽咽,不過校長畢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所以很快調節好心情。
他說:“這篇文章是作家顧陸寫的。應該不少人看過他的作品,《小王子》《平面國》。”
“我們中戲畢業的,很多同學以后都會進行文藝作品的創作。”宋思源說,“我希望我們中戲的學子,記得今天,要創作更多展現華夏大地的作品,要展現我們新時代青年的作品。”
走下了領獎臺。
預示著五月青春藝術節結束了,可震撼之情依然持續。
好多人低頭開始搜索顧陸這篇散文的全文。
“顧陸顧陸,這就是他心中的祖國嗎?少年中國!”蕭乾內心激動。
“我要往往死里學,我們少年已經沒有退路了。”社牛兄弟心情澎湃,“我一定會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
“所以你準備每天學多久?”蕭乾好奇的問。
社牛兄弟說,“1小時!”
“……”蕭乾無語,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少年中國說》他能記一輩子。
現場有兩人和顧陸認識。
她們是萬萬沒想到,跑來中戲看表演,還能聽到顧陸這名字。
伴隨著人潮退去。
“表弟的文筆是真的好。”穆雪說,“我現在相信我爸爸的話了。”
“什么話,叔叔說什么?”兆茗茗問。
“顧家那一支祖墳是埋得好,祖墳冒青煙了。”穆雪說。
“這是祖墳冒青煙的問題?祖墳被天打五雷轟才能出個顧陸吧。”兆茗茗又說,“還得是表弟啊!果然,我更想當大作家!”
穆雪無語,你這玩意一陣一陣的。當真是符合大學生的精神狀態,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說起來,剛剛的演講,你拍下來了?”穆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