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萬多字,會不會太麻煩?”陳教授說。
“當然不麻煩,你也知道我很早就開始翻譯西語作品。”董燕生回應。
確實在翻譯方面,老友比他更專業,他確實也沒那么多精力,陳教授還是答應了。
“那要小小的恭喜了。”陳教授說。
作為好作品的第一翻譯,往往是會被銘記的。
董燕生說,“那讓我們共同完成一場精彩的文化交流。”
是的,身為中西建交四十周年的文化交流團,弄得好,身為領隊的陳教授,也是大功勞一份。
送功勞的顧陸,當前在思考著一些小事情。
“不朽的逃亡者應該能過關吧,雖然爆了西班牙的黑料,但總體也是夸獎吧。”顧陸伸個懶腰,他想著如果有問題,就馬上滑跪改文。
畢竟是有關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活動,個人的情況無所謂。
《人類群星閃耀時》的那么多文章,好像都能搞來文化交流……
顧陸就這么一想,因為本次進交流團,都是借了《少年中國說》的火爆才能進入。
否則壓根不可能有他。
一方面是按資排輩,另一方面顧陸只是半只腳踏入嚴肅文學圈子。
按部就班吧。
身為學生作家,顧陸當下已經非常雄起了。
等暑假把《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搞出來。
一年寫一部中篇(平面國六萬字)一部長篇和若干短篇。
速度剛剛好,也不會引起注意。
當然是要比倪匡和斯蒂芬金慢很多。
班級里雜亂的聲音,打斷了顧陸的思考。
“聽說舞蹈社要臨時招人,有門路嗎?”
“門路沒有,我有一個方法,你讓戚采薇加入舞蹈社,保證伱能進去。”
“戚采薇跳舞別說在我們學校了,在整個霧都,同年齡人群也是扛把子,舞蹈社肯定想她加入啊。”
……
班上同學們在這個時間點,難得放松。
“今天可能是最后半次了。”顧陸想著從教室里往室內體育館走去。
忙碌的顧陸已好兩個星期沒加入籃球社的社團活動了。
室內體育館都有點陌生。
為什么說是最后半次呢,因為他要搞刊物社的事。
“今天ab兩組比賽。”指導老師在同學們熱身完,就上強度。
顧陸和呂平分一隊。
“今天盡管投,我給你喂球。”呂平這樣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