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姚小駒聯系上了協會的人。
“想要加入的話,必須翻譯過顧陸老師的作品。如果不會中文,那建議購買中日字典,翻譯了不一定需要發表。但要翻譯……”
姚小駒的日語并不好,而對方的英文,他也有點聽不懂。反正當前陸翻會的入場儀式是翻譯一篇顧陸的作品。
“這樣的話,日文版《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可以合作一番。”姚小駒想著。
這書需要比較厲害的翻譯人員,因為作品開始有很多錯別字,如何讓日文的錯字更正常,又不影響閱讀,需要一點點本事。出版社安排的,姚小駒本人有點不放心。
有代理人員就是好,顧陸就不用想這些事。他此刻正看著英文版的《小王子》。
他當前的英文水平,看英文版有點困難。但也喜上眉梢。
“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有法語版。哈哈哈,不錯不錯。發售時間也確定了。”顧陸感覺好起來了。
《小王子》由一個華夏人寫,在歐美應該很難達到前世的高度。不過即便達到七七八八,也夠了。
蓬蓬——
有敲門聲。
……
王梁燕要下基層了。
霧都可是直轄市,因此,別看是小小的街道辦主任,但下基層是縣里排名前三的干部。
下去,王梁燕也是樂意的,沒鄉鎮縣經歷的干部,根本沒機會更進一步。
“真舍不得王主任您離開。”接任的公務員是從其他街道調來的,算是王主任的熟人——老耿。
老耿不是自己人,但也不是對手,所以王主任愿意賣個人情。
她提醒“我們工作要多多傾聽群眾的聲音,特別是3棟7-2的群眾。”
嗯?這樓的群眾怎么了?難不成是喜歡上訪的刁民?
可惡啊!老耿剛準備說點什么,就聽到王主任繼續開口。
“著名的作家顧陸老師住哪里。”王主任說,“寫小王子、少年中國說那個,你知道吧?”
當然,老耿點頭。特別是少年中國說,前段時間還搞什么新時代青年隊活動。可累死了。
“顧陸老師是天才作家,還年輕充滿著朝氣,所以街道有什么問題,肯定會發聲。”王主任提點,“顧陸老師發聲會被很多人看見,領導也會看見……”
好的,老耿明白了。年輕人一點也不成熟,鬧起來不考慮后果的。
“多謝多謝,我一定會去拜訪顧陸老師。”老耿說。
見對方明白了自己意思,王主任滿意的點頭。
說做就做,當日老耿就提著東西上門拜訪。至于是什么東西呢,稍后揭曉。
“請問是顧陸老師嗎?”老耿對高中生叫老師,有點不習慣。這一點還是比不上王主任。
“我是顧陸,但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老師。”顧陸從對方身上聞到了公務員的味道。
“看過顧陸老師在接受報紙采訪時的照片,和報紙上沒多大區別,長得就才華橫溢。”老耿說,“我特別喜歡顧陸老師的作品。
緊接著老耿做了自我介紹。
果不其然,這股公務員味,沒在體制內摸爬滾打一二十年,沒這感覺。
“那耿主任今天是?”顧陸把人迎進屋子,并瞥了一眼對方提著的袋子。
“這不是了解群眾們的生活情況嘛……”說著老耿拿出了小筆記,“才上任很多事不清楚,所以自己調查。”
顧陸倒了一杯水,他也不喝茶。目光掃過去,瞧見本本上記了不少東西,好像是下水道,在暴雨天容易堵之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