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教的,已經教完了。”待監牢里只剩自己一人,胡安諾聲音小得不知道是在和誰說話,“我要做的也做完了,現在,輪到你們了。”
凱瑟琳消失在地牢的盡頭,子夜的鐘聲業已敲響,胡安諾站了一會兒,坐在了自己的桌前。
他從袍子下面摸出了一個巴掌大的小冊子,用羊皮紙制成,細細地裝訂。
這小冊子已經被摸得卷了邊,泛著淡淡的黃色。
翻開了第一頁,上面當頭寫著“要讓治下所有信徒都吃飽飯。——安德羅。”
安德羅是胡安諾青年時的好友,當初他們在長弓市查理大學組建了正字會,有十五個青年教士加入。
他們大多出身底層農民,地位最高的不過是貧窮武裝農。
不過和別的教士不同,他們多數受到了若安黨的資助,否則上不起大學。
這是他們建立正字會時的記錄,上面寫著的,是如果他們未來當上了主教,要做的事情。
所以第二頁上寫著“人人至少得有一雙鞋。——戈爾波。”
第三頁上寫著“富人和貴族應該多收稅,農民和市民應該少收些。——德瓦。”
從第一頁翻到最后第十四頁,第十五頁是空白頁。
由于胡安諾的拖延癥,他一直拖著,一直拖到了現在,拖到了只剩他一個。
拿起筆,胡安諾想了想,在第十五頁的空白頁上,緩緩寫下了最后一行文字。
“黎明的鐘聲已經敲響,我將點亮最后的夜空。——胡安諾。”
重新躺回那張小床上,胡安諾看著眼前的天花板,突然輕輕哼起了剛剛沒唱完的搖籃曲。
“我聽到歌聲來自遙遠的遠處,
清脆的笑聲如朝陽晨露,
寬闊的道路開滿五彩的鮮花,
孩子們追著蝴蝶雀躍歡呼,
啊,最美好的前途!
最美好的前途!
請你不要對我冷酷。
那是要走上一生的路。”
………………
帝國歷1444年,10月27日,晴。
布拉戈修道院院長,德高望重的神學家,胡安諾·約思被康斯坦斯大主教審判為異端。
他被鐵鉤刺穿了琵琶骨,強行綁在火刑柱上,押送到城門口。
在數萬民眾面前,于烈火中被燒為灰燼。
當這個消息向四周傳播開來,蠢蠢欲動的各地鄉民市民突兀地安靜下來。
死一般地安靜,如午夜沉寂。
ps還有一章。
ps2文中教士的奇聞軼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小孩主教是1516年的什未林主教,梅克倫堡家族的馬格努斯,就任時時年七歲。
28年不做彌撒的是15世紀的斯特拉斯堡主教,普法爾茨-西門家族的魯普雷希特。
不識字的是1515年的科隆大主教,赫爾曼·馮·維德。
家里開技院的是1379年布拉格僧侶團中的僧侶,馬特維。
裸奔的是同為布拉格僧侶團的臥龍鳳雛,圣約翰教堂的無名神甫(沒記載名字)。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