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荷包。
“對了,這個給你吃!”
梁樂樂嘿嘿一笑。
變魔術似的拿出一塊巴掌大的定勝糕。
方方正正的一塊,約莫有麻將大小,上面也不知撒的是什么,紅紅的一層。
瞧著就很有食欲。
“快吃吧,是我特意給你留的!”
見楊蔓娘有些猶豫。
梁樂樂連忙催道:
“你也知道四司六局的那些老媽媽們,一個個的每日跟防賊似的檢查,你不吃也帶不回家去。”
楊蔓娘自然知道樓里的規矩,員工不得帶走任何酒樓的東西,哪怕一針一線。
否則被查到了。
就按偷盜處理,要送衙門的。
雖然,礬樓這樣的地方,來的都是不差錢的豪客,雅間上果子用的盤子都是包銀的,每天的剩下的飯菜和果子點心,也不計其數。
但是。
這剩下的東西,百分之九十五都有專門的處理渠道。
其余的百分之五,則是上層管事們的福利。
底下的雜役侍女小二們,偶爾運氣好也能分到一點剩下的果子。
但是都是在樓里吃完。
想要帶回家是不可能的,哪怕一塊點心也不行。
楊蔓娘也不矯情。
早晨只吃了一個烤土豆,又走路又干活兒,這會子早就餓了。
定勝糕小小的一塊。
但是很甜很糯,因為加的料足,吃起來有濃郁的蜂蜜和紅豆的味道。
一點兒也不干巴。
“好吃。”
聽到她贊。
梁樂樂頓時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笑瞇瞇的道:
“那當然啦,這可是蜜豆齋的點心呀!昨兒個我不是跟師傅一起給素素姑娘伴奏么,素素姑娘不光賞了錢,還給我們分了一碟子定勝糕哦。”
楊蔓娘聽了有些感動。
樓里的點心,擺盤都很精致,一碟子定勝糕統共不會超過六塊。
梁樂樂師傅手下還有另外一個徒弟。
所以,分下來一個人也不過才兩塊。
她正想說什么。
走廊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兒。
副管事常清年的聲音隨后而至:
“人呢!快給清竹軒掌燈,客人就上來了!”
一般情況下,西樓二樓雅間,都是下午申時以后才上客的,不過也有例外,就是東樓和北樓的客人滿了,也會移到這邊兒,這樣的情況,一般都是休沐日或者過節的時候。
清竹軒是楊蔓娘管的雅間。
她沒有時間耽擱,匆匆和梁樂樂說了兩句道別,便麻利的帶著燈燭匣子去給清竹軒里點燈。
這個年代,雖然已經有了玻璃制品,但價格比較貴,應用范圍也有限,大多是制作成玻璃鵝、玻璃葡萄串兒,玻璃馬,玻璃釵或者玻璃簪子這樣的小件賞玩之物。
并沒有用在窗戶上,這個年代的窗戶材質還是明紙和明瓦。
所以。
冬天不像夏天那樣,可以隨意的開窗戶。
屋子里的光線,還是有些昏暗的。
所以在礬樓,冬日的白天依舊是要點燃燈燭的。
楊蔓娘剛剛點好燈燭。
客人便到了。
為首的客人,是個三十來歲的男子,身材矮胖,穿著一身兒赭紅色圓領長袍,外面是一件墨狐皮裘衣。
腰間的腰帶上鑲著一塊鴿子蛋大的翠玉。
另外兩位,身形都很勻稱,但穿著打扮也和這位不相上下,一個藍色一個豆青色。
只看衣著,便知道都不是差銀子的主兒。
不過。
楊蔓娘關注的不是對方身上的翠玉,而是豆青色衣裳的男子拿在手上的一份報紙。
為首的男子跟盧亞威點了菜之后。
便一邊喝茶。
一邊旁若無人的開始聊天。
“朱兄看了沒有,邸報上說,最近應天府那邊兒雪災,不少房子都塌了,死了不少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