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她還是有些慶幸,宋代民風還是十分開化的,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也相對較高,若是生活的不順心,女子有權提出離婚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且據她所知,如今的女子不僅可以離婚,而且離婚后還可以改嫁。而改嫁的女子,也不會被社會歧視。
只希望,那位和離的曹娘子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吧!
后半段兒,船行駛的很快,不一會兒便靠了岸。
一路行來,金明池入口兩旁的街道上,早已擠滿了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還有許多孩子騎在父親的肩上,也在奮力地揮舞著小手。
原本寬闊的道路,也只剩下一條窄窄的車道。街道兩旁,身穿盔甲的禁軍士兵正在維持著秩序,但也只是象征性的。
因為此刻,官家的攆轎還沒有到來。維護秩序的士兵們臉上的表情是放松的,甚至還掛著淺淺的笑容,盡可能用他們所知道的一切,來回答周圍人各種各樣好奇的提問。
楊蔓娘也沒有急著進去,拉著妹妹楊盼娘和呂小娘,一起在御道旁邊等著。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她自然也好奇,想瞻仰一下當今皇帝的模樣兒。
顯然,皇帝是個準時的人。
離午時還有一刻鐘的時候。
“咚!咚!咚!”
遠處傳來鳴金回避的聲音,是天子儀仗來了!
“啊!是官家來了!”
“快讓一讓,讓一讓。”
“哎呀,別擠啊......我先來的,讓我瞧一瞧啊!我可是特地從應天府趕來的啊!”
“你應天府了不起啊,灑家還是從京兆府來的呢!”
眾人吵吵嚷嚷互不相讓,眼見天子儀仗到了,人群的氣氛更加熱烈,發出一陣陣的歡呼聲。后面的人看不見,便紛紛掂著腳、伸著脖子用力往前擠。
今日來看端午賽龍舟的,既有汴京人,也有剛到汴城的外鄉人。汴京人和外鄉人,還是非常容易區分的。汴京人大都熟悉皇家出行的規矩,不光知道看御駕的重點在哪兒,還掌握著歡呼喝彩的節點兒。他們雖然很興奮,但還是努力的保持著汴京人的驕傲,表現處一種見過大世面的克制。
而許多外鄉人則不同,完全沒個章法,自始至終都表現的很亢奮大聲呼喊。不過擠歸擠,百姓到底還是敬畏皇權,大家也都大體遵守著秩序,保持著必要的克制,沒有堵塞御道的通行。
此刻,萬眾矚目之下。
官家正坐在御攆中,放松而隨意,隔著長長的珠簾,打量著兩旁狂熱的人群,享受著臣民的歡呼。在這樣狂熱的氛圍中,楊蔓娘雖然沒有歡呼,但是也努力的伸著脖子去瞧。
不過很可惜,距離太遠根本看不到什么,而且官家的車架很快便走過了,只能看到長長的珠簾。之后是皇子公主和妃子的車駕,再之后便是隨行官員。
相較而言,隨行的官員們倒大多數端著架子,顯得有些拘束。
不過,一些剛入職的年輕的官員,依舊被現場被熱烈的氣氛所感染,放下了平常好不容易才端習慣的架子,開始和旁邊的百姓一樣手舞足蹈、喜形于色。不過,這樣的舒展只是暫時的。很快,這些年輕的官員便在周圍同僚,特別是自家上級犀利的目光下,一個個的又迅速地收斂了原本眉飛色舞的表情,恢復了在朝房里喜怒不形于色的常態。
而這前后的有趣變化,顯然被周圍的圍觀百姓們敏銳地捕捉到了,引來了大家的指指點點,和一陣陣并無惡意的哄笑聲。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