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68章大宋版簽售會,花枝招展……
天街小雨潤如酥。
五月二十一,熱了大半個月的汴京城,一大清早起來便下起了下著綿綿細雨,整個空氣都變得濕潤起來。沿街的商鋪廊檐處,雨滴兒如透明珍珠一般,順著屋檐的瓦片上緩緩滴落下來。躲在屋檐下的燕子們,三三兩兩的探頭探腦,嘰嘰喳喳,似乎在討論著雨停了去哪兒覓食。
這會子是五更時分,天還沒亮。御街沿街的鋪子,都還沒有開門。只有慣常在這兒賣早點的小攤兒,點著燈籠,支著雨篷,在街道兩邊兒賣早點。
“賣包子咯,香噴噴的羊肉大包子,兩文錢一個,五文錢三個!”
“灌肺,灌肺,老劉灌肺,好吃不貴!羊脂韭餅、糟羊蹄、糟蟹!”
“炊餅饅頭,七寶素粥......”
叫賣聲此起彼伏,穿透了雨幕。給這涼爽的下雨天,添上了一絲溫度。
不遠處,一高一矮,兩個身穿皂色公服的男子,打著竹骨傘從街道司出來,不緊不慢的往賣早點的攤子上走去。
走近了,賣早店的商戶們紛紛滿臉含笑,熱情的打招呼:
“哎呀,是連大人,宋大人,您二位這么早就來啦!二位大人嘗嘗我家剛出鍋的七寶素粥吧,加了糖的,甜著呢!”
“您二位還是喝碗羊肉雜碎湯吧,保證羊肉足足的嘞!”
御街之所以叫御街,是因為這條街北起皇宮,經過州橋和朱雀門,直達外城,總長度長達十余里,是供皇帝御駕出入,大臣們上早朝的主要街道。所以平常商販云集,商鋪林立,朝廷專門設立了專門的執法隊伍街道司,負責維持秩序、疏通交通,處理侵街,以確保整個街道的整潔和秩序。
這兩位街道司的差役,就類似于現代的城.管,所以,這些小商小販面對這二位的時候,不免態度殷勤一些。
“我說老李,你這年紀也不小了,家里的二小子都娶上媳婦了,還下雨天出來擺攤兒,咋不叫兒子媳婦來?”
高個子差役姓宋,名宋嘉誠,年紀約莫三十來歲,有些不修邊幅,一臉亂蓬蓬的大胡子。他顯然跟商戶們都熟,哈哈一笑,打趣了賣羊雜碎的李老漢一句。也不等對方答話,便拉開攤位上的長條凳子,收起手里的竹骨傘。
大馬金刀的一坐道:
“早上剛吃了炊餅,給我們兄弟倆,一人來一碗羊肉雜碎湯暖暖身子。”
“哎,好嘞!”
老李憨憨一笑:
“年紀大了覺少。大雨天年輕人且貪睡呢,這早點攤子,哪里等得。”
他年輕時候就賣羊雜湯,到如今也快二十年了。一邊切羊雜一邊說話兒,手下得動作卻一點兒也不慢。
“那倒是,二郎小兩口兒新婚燕爾,晚上忙活的多了,早上自然起不來,哈哈。”
宋嘉誠嘿嘿一笑,和另一位差役擠了擠眼,亂蓬蓬得大胡子都變得猥瑣起來。
這樣說葷話兒在市井中是常有的事兒,老李也不在意。裝了兩大碗滿滿的羊雜湯,撒上一撮碧綠的蔥花兒,端上桌子。
笑呵呵的道:
“忙活才好啊,明年能抱個孫子更好。”
汴京正店腳店幾千家,老李的羊雜湯雖然好喝,卻也排不上號兒。但宋嘉誠卻偏偏喜歡,當值的時候三五天總要來喝上一回。
羊肉和羊雜的香氣,夾雜著濃郁的蔥香味兒,一口下去就暖到了胃里,舒坦!
“吁!”
伴隨著響鞭的聲音。雨中傳來“吱嘎吱嘎”的車輪聲兒。
宋嘉誠擡頭一瞧。不遠處,緩緩駛過來一輛馬車。外飾精美絕倫,車身上都雕刻著精美的花紋。拉車的馬也極為高大,毛發光滑閃亮,顯然都是來自西域的上等馬匹,顯然主人非富即貴。
宋嘉誠的差事,大多時候都在街面兒上,自然眼睛也毒。一眼就瞧見了車轅上上面,黑色的三角小旗上的“高”字。
“這是高尚書的馬車?這個時辰上朝可有些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