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在這里做什么呢?”
見到是熟人,楊蔓娘拉著妹妹跑上前笑問道。
張嫂子笑瞇瞇道:
“家里冬天家里抱了些雞蛋,孵出了不少小雞仔兒,我婆婆說太多了,也不好全養著廢糧食,我便想著趁這個社日拿來賣掉,蔓娘要不要買幾只回去養?”
楊蔓娘這才注意到,這一片兒周圍好些都是賣活物的攤子,有賣小豬仔兒的,賣公雞鴨子的,賣兔子的。
張嫂子腳下放著一個大木箱子,里面墊了厚厚的麥草,麥草上,二三十只毛茸茸的黃色小雞仔兒正嘰嘰喳喳的叫著,啄食著麥草里的歲糧食,格外的可愛。
楊蔓娘一向喜歡小動物,家里地方大,只有白綰綰和幽影兩個,加上個住在榕樹上的孫大圣,到底還是有些冷清,買幾只小雞仔兒倒是不錯,遂點了點頭:
“好啊,嫂子留六只給我吧,等我一會子逛完就回來拿!”
張嫂子第一個開了張,收了錢,頓時笑逐顏開:
“還是我們蔓娘爽快,放心吧!我一定給你留最精神小雞仔兒的!”
......
辭別了張嫂子,楊蔓娘拉著妹妹繼續逛。
大抵社日大家都出門逛了。這不,才走了沒多遠,便又遇上了認識的人,劉媒婦和她的小閨女幺娘。
劉媒婦是觀音橋的中等媒婦,之前還上楊蔓娘家去過一次的。
“楊大娘子,出來看社戲啊?”
劉媒婦正跟相熟的人說話,瞧見楊蔓娘,便眼前一亮,笑吟吟的主動上前寒暄。
“劉嫂子好。”
劉媒婦熱情的拉著楊蔓娘的手,給她介紹旁邊一對四十余歲的夫婦。
那二人衣著光鮮,容貌富態,尤其那位夫人頭上還戴著紗幔,顯然很講究的人家。
“這位是馬官人和他家娘子,家住曲院街那邊兒,開了一家綢緞鋪子,他家鋪子生意極好的。”
接著,她又給夫婦二人介紹楊蔓娘。
“她就是我之前說的楊家大娘子。”
楊蔓娘拉著妹妹一道施萬福禮。
“馬官人和夫人好!”
“楊大娘子好!”
夫妻二人還禮,仔細的打量楊蔓娘,尤其那馬家娘子還掀起頭上的紗幔,上上下下的細看楊蔓娘。
最后,夫妻二人對望了一眼,臉上露出滿意之色。
“大娘子今年虛歲也十七了吧?”
馬夫人率先開口問道。
雖然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但禮貌起見,楊蔓娘還是笑了笑回道:
“是。”
“早就聽劉姐姐說大娘子是個賢惠人,獨自一人帶大幼弟幼妹,今日一件果然如此。”
馬夫人主動上前,拉著楊蔓娘的手笑著問道:“不過奴家聽說,大娘子的弟弟很受朱員外重用,年紀輕輕便做了朱雀門報房的報房管事。想來等那朱貴回家含飴弄孫,將來做個大管事也是輕而易舉,娘子也算守得云開見月明了。”
“額......您過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