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議后......
劉&nbp;德生在北市大集中央廣場,立起了一口一丈多高的大鐵鼎。鼎下大塊的硬木材燃燒起熊熊火焰,鼎內熱氣蒸騰,沸水翻滾。大鼎四周,三層凌源鏢局的鏢師們圍成了一個馬蹄形陣勢,只有面對南面的一面敞開著。四周的廊柱下站滿了矛戈甲士,楊柳抱著紅色令旗,佇立在木案之前。
看這場面,一定是要發生大事情了。
凌源父老聞聽消息,萬人空巷,趟著冰冷的凌河水,一齊聚到了廣場周圍,人山人海。周圍的房頂上站滿了人,道路兩旁的大樹上也爬滿了人。
午時方至,立在廣場上的大銅鐘轟然撞響。
“劉家長公子,修渠主事,劉&nbp;德生到!”
隨著仆人一聲長喝,劉&nbp;德生從南面留下的缺口從容走了進來,肅然站立在白玉平臺的中央。左右親信吏員與家臣們,在劉&nbp;德生身后站成了兩排。他們興奮地望著場中大鼎,相互對視著不斷地抽搐著嘴角。這些劉&nbp;德生家臣在這種特殊場合,痙攣式地抽搐,便是他們的笑。對生殺誅滅這類事,他們從來不出聲笑,那是他們輕蔑下面這些百姓的特異方式。
跟隨劉瑞生修渠的幾名重要人物,也早已經在平臺兩側列隊等候,惴惴不安地望著劉&nbp;德生,不知道今日這陣勢對著何人?
劉&nbp;德生也不啰嗦,對楊柳微微一點頭。
楊柳大袖一擺,走到案前,“宣劉秦、劉武。”
仆人尖銳悠長的聲音響徹了廣場,“劉秦、劉武晉見!”
白玉臺階下,地方大臣的隊列中走出一個大紅長袍、高高玉冠的白皙中年人,他神采飛揚地朝著四周百姓望了一圈,隨后,疾步走上高臺拜倒在地,“小人,虹渠監理劉秦,參見長公子!”
隨在后面的劉武,一身布衣面色黝黑風塵仆仆,與前邊的劉秦相比,更像一個頗為寒酸的布衣士子。他按照常禮深深一躬,“小人劉武,參見長公子。”
劉秦和劉武都是凌源劉家的外族子弟,只不過,呵呵!
“二位站過,本公子自有論斷。”
劉&nbp;德生面無表情地離席起身,走到案前,對著廣場上的百姓招手,場中頓時肅靜下來,“鄉親父老們,你們皆知,在我劉家,除了我們三兄弟外,有兩個最引人注目。一個是劉秦,劉家外族子弟。我的親信與門客,都說劉秦聰明睿智、果敢堅毅,是個好料子!”
廣場上的人群頓時騷動起來,紛紛叫喊,聲若潮音,有人贊同,有人反對。
劉&nbp;德生身后的親信門客們,嘴角抽搐得更厲害,眼睛大是放光。楊柳令旗揮動,高聲命令,“切勿喧嘩,聽長公子宣示。”
場中漸漸平息下來。
劉&nbp;德生依舊面無表情,“另一個,即劉武,他常年在外,你們對他并不熟悉。我的親信和門客們,都說他不理民事、殘苛庶民、貪財好色,所過之處,民眾深受其荼毒!”
場中再次騷動,轟轟嗡嗡,愈顯怒色。
楊柳再次揮動令旗,人群又漸漸平息了。
“為此,本王借兩人同為大渠監理之機,派出二十余名品行正直的門客秘密查訪,本欲獎賞劉秦,欲治劉武死罪。然則,天道無私,查訪實情正好相反!修渠時,劉秦用朝廷撥款大行賄賂,博取名聲,致水渠多有瑕疵,造成大堤決口,禍患華興郡。劉武則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實乃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