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末水邊,雷電風火,震天動地,日無顏色,百獸奔逃。
小小插曲,并沒有為這支遠道而來的大秦軍隊增添樂趣。
不一會兒,地顫停止,眾人稍息,但聽四周悶悶嗡鳴之聲不止,或許在醞釀著更大的危機。
眾人六神無主之際,苻文抓住喘息,急令葉鯉整頓人馬,迅速南逃,既然此路不通,他準備從凌源山脈穿插到高句麗國,再借水路回秦。
宇文登峰建議讓景月見帶著苻文先行逃出,苻文不允。
拖沓之間,躲在北岸密林中的馮昕,見陣基已經大成,再施箴言,喝道,“其體莫測,動用無疆。獨立不可,配之于陽。地烈陣,起!”
一聲‘起’字傳出,就連博學多才的蘇冉,都不禁輕‘嘶’了一聲,嘆道,“沒想到,上古之物,今日仍流傳于世啊!”
傳言,地烈陣乃商末周初一位通玄神仙所創十絕陣法之一,此陣深諳地道之數,中藏凝厚之體,外現踴躍之妙,變化多端,內隱一首混元一炁幡用做陣眼,幡招動處,上有雷鳴,下有火起。
長生境以下之人進此陣,縱有五行妙術,亦難逃此厄!
不過,地烈陣并非沒有弱點。
此陣布成甚難,布陣者需長生境及以上修為,尋得一處山、水、風、林、鳥五全之所,深諳地烈陣密卷要義,且只能以混元一炁幡為陣眼,方可催動,成陣的四大因素和支撐陣眼混元一炁幡的,缺一而不可行。
由此可見,蘇冉的提前預判、精準布置,是何等重要!
正因地烈陣成陣所需的種種苛刻條件,導致此陣一動,除非施陣者主動收陣,否則,長生境界以下,再無復生逃脫之理。
有詩為證
地烈陣中玄妙隱,驅雷策電絕無情。
縱有五行神仙術,難逃骨化與形傾。
仙鬼魔神,入此陣者,在劫難逃,如是而已!
為了保證地烈陣的威力,馮昕在布陣時,故意縮小了陣基范圍,約莫只有一里左右,可苻文一行,誰也沒跑出這最后一公里,苻文一行三百多人,最終還是全部困在了陣里。
馮昕一聲‘起’字落下,地烈陣內四下里怪云卷起,雷電迅速匯集,在大陣周圍形成了一道若隱若現的可視之墻,一名莽撞士兵貿然沖入,頓時慘遭雷擊,連哀嚎都沒來得及發出,便化成焦炭。
眾人皆驚!
也就三四個呼吸,這一小片空中已經陰云密布,雷聲滾滾,轟隆隆,轟隆隆,一道勁雷落萬絲,隨意砸在了陣中一處小小的方圓之地,雖然人之本能會提盾抵擋,可面對天罰,人類的力量卻如螳臂當車,天雷隕落之處,四名提盾的燭龍衛被轟的血肉橫飛,肉沫濺了周圍士兵一臉一身,好不駭人!
鄒茯苓嘴巴張的和鵝蛋一般大小,不禁嘆道,“好家伙,今兒個,我們被人家一鍋端了!”
《山海經》記西北海外有燭龍,掌天關地軸,風雨是謁。